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贵阳城市综合整治工作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11日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贵阳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景观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然而,贵阳市委、市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管理的水平在于细微之处,在于绝大多数市民是否满意。为了消灭那“流光溢彩”后面的“灯下黑”状况,贵阳市全面展开了一项主题为“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的综合整治工作———

    许多曾经到过贵阳的人,近年再次到访贵阳,无不对这座城市的变化感叹。5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在城乡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农村,茅草房改造工程让上万贫困农民告别了破陋的草房,“乡乡通油路”使全市乡村连为坦途,新型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不再难……在城市,旧城改造全部完成,南明河三年变清工程如期完成,城市园林绿地、城郊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贵阳成为大西南地区一座森林环抱、碧水绕城的秀美山水生态城市。

    然而,一座城市,不仅仅要功能完善,环境美丽,更要群众工作、生活舒适满意,因为只有群众真正满意了,打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才有坚实的基础。

    和谐城市———从群众“身边事”开始

    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城变美了,这是贵阳市近年来给人的最直观的印象。客观地说,许多贵阳市民对这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感受。但是,贵阳市的领导也看到,即使是在中心城区,一些次干道、小街小巷、棚户区和居民院落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得还不够,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基层单位应付上级检查善于搞突击、走过场。群众对这种状况无可奈何,对形式主义的敷衍塞责之风更不满意。

    “只能远处看,不能走近看;只能在大街上看,不能到小巷中看;只能晚上看,不能白天看”。“美在大街上,脏在家门口”。一些市民归纳的这些顺口溜,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管理的问题,而且也反映出群众的意见和情绪。

    群众利益无小事。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说,什么是群众的利益?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怎样维护群众利益?具体体现在群众的衣食住行,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

    于是,今年8月,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首先在中心城区开展“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市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结合“满意到万家”的主旨,贵阳市首先从一系列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开始综合治理。整治内容归纳为“一排、二降、三畅、四增”。即:排查危房安全隐患;降低居民区噪声污染,降低油烟污染;畅出行,畅水气,畅下水;增公厕,增垃圾台,增绿地,增路灯。这10项综合整治工程有一个特点,那就全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急需解决、而政府又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曾经被认为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长期被忽视。

    综合整治方案一出台,立即在贵阳市民中引起广泛好评。家住市府路社区的刘明惠女士认为:贵阳市这几年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但近期开展的实事工程更是深入人心,因为这些事同大家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市委、市政府能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确实是为老百姓做了大实事、大好事。

    点评:从占道经营、非法营运、夜晚无灯,到噪音扰民、油烟呛人、楼上漏水……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件件,一桩桩,都有待进一步解决,而且必须如期解决。群众的心里有一面明镜,只要真正为群众做了实事做了好事,哪怕是细微之事,群众的赞扬就会情不自禁。

    短信平台———一条快速反应通道

    贵阳市云岩区区委书记徐恒和区长蒋纪鸣,开通了一个专门的手机短信平台,群众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向书记区长发送短消息。这个短信平台的作用很大。

    今年8月的一天上午,家住贵阳市云岩区三桥街道办事处白云大道53号的低保户冉茂莲,接过区里资助女儿上大学所需的各种费用及衣物和学习用品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再三拉着街道办事处领导的手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

    冉茂莲的女儿汤明霞以590分考上四川大学,却因家贫面临无钱读书的窘境。邻居林某将求助信息向书记短信平台发了出去,没想到当天便得到了回应。街道办事处根据区委领导的要求,多次上门了解情况,特事特办,发动干部职工和企业界人士捐款9000多元帮助汤明霞圆了大学梦,并还将资助她读完大学。

    为了给辖区群众找到一个反映困难和生活问题最便捷、快速的沟通渠道,云岩区专门开通的书记、区长的短信接收平台和热线电话,都安排专人值守,认真做好登记工作,每天定时报送书记、区长阅处,并落实相关部门逐一进行解决。

    短信平台和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开后,群众纷纷发来短信,有反映小区垃圾池破损、下水道堵塞;有反映孩子入学难和贫困户子女考上大学无钱入校的问题;还有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等等。对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云岩区还从有限的财政中拨出1000余万元给予重点解决。 自8月11日云岩区面向社会开通为民办实事的短信接收平台和热线电话以来,短短10来天时间,就收录了涉及群众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达512条。区委、区政府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为群众解决诸如行路难、如厕难、饮水难、求助难和入学难等问题250多件。

    点评:小小短信平台,连接千家万户。短信平台已成为云岩区委、区政府贴民心、顺民意的中转站。区委领导采取最便捷的方式看短信,了解民意,主动把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及时解决在第一时间,才算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为民办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关心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事情办起,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办起;多做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多做人民群众受益的事情,不做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把为民办实事纳入经常性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这是贵阳市委、市政府对综合整治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

    贵阳市“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工作开展以来,10项利民工程进展迅速,初步排查,市中心区就列出需要整治和办理的实事3786项,群众对这种真抓实干的作风非常满意。目前,涉及群众安危的200多户住房开始动工排危。市区背街小巷中大量破损的路面和人行道开始修复。油烟污染和噪声污染全部被整改。今年内将在小街上新建80多个垃圾台和转运站。供水部门投入1000多万元,将于明年春节之前消灭全市所有的供水空白点,使13万市民用上放心的自来水。市里花了300多万元在市区137条小街小巷安装了近千盏路灯,还为157个楼群院落安装了近500盏照明用灯,切实解决群众夜晚出行难的问题。 对于这种变化,贵阳市民徐诗仁谈了自己的感受:像我居住的半边街这样的城郊结合部,普遍存在路面不平整、污水横流、垃圾乱堆、路灯不亮等现象。贵阳市实施10项利民工程,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切实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切实实解决了广大市民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贵阳市今年确定了一个奋斗目标:力争2008年评上“全国文明城市”。全力解决一系列困扰百姓生活的“身边小事”,说明贵阳市迈出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步。因为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城市建设的外在形象,更要看广大市民的满意程度。

    点评:一个城市是否和谐,群众的满意程度有多大很重要。贵阳市通过开展综合整治工作,让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起执政为民的理念,心里装着群众、做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维护群众利益落实到解决群众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上来。(张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