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至9月广州市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考评。考评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分自查、抽查、互评、评审四个阶段,发放问卷2716份,收回有效问卷2695份,公众评价总体满意度达93%。主要做法是:
一是依法公开,工作规范。为规范政务公开工作,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各区、县级市以上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各区、县级市及职能部门及时将政务公开工作的方案、意见向社会公布,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市属东山区在区信息网上发布了办事项目目录,并与各单位的网页链接,方便公众查阅。市物价局制定了“受理网上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原则、分工、职责、时限、奖惩制度以及必须公开的8个方面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市农业局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延伸,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建立了30个镇村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服务站。越秀区辖下26个职能部门、10条行政街全部利用互联网实施政务公开,普及率达100%,公众信息网访问量超过31万人次。
二是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在充分利用信息网、电子显示屏、办事指南、公开栏、现场咨询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同时,注意结合实际,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效性。市发改委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监测预测情况,利用新闻发布会公开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市人事局充分利用人事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人事业务办理,努力扩展政务公开阵地。市民政局建立了96909热线电话、市民政局公众网站和96909社区服务网站,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免费享受如最低生活保障、收养、婚姻、民间组织登记等有关民政政务信息的咨询服务,以及家政、托养等各项社区服务。市工商局大力推行“一纸清”、“一口清”、“一点通”制度,开展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
三是贴近群众,决策公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和政策,在出台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召开听证会和征求意见会,实行预公开;政策出台后,通过举办政策咨询会、热点论坛,开展民主评议,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如越秀区政府对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召开听证会、论证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情况通报会等征求意见,推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市政园林局对《广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网上预公开。番禺区政府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开通了网上申请公开系统。市国土房管局在广州新客运站的征地中,依申请举办了听证会,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的意见,既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我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是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备案、定期汇报制度、信息更新制度,成立政务公开监督小组,设立向社会公开的政务公开意见箱或热线电话,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及时调查处理群众的投诉,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荔湾区政府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巡视。白云区在信息网上设立了“在线投诉”服务,并将办理结果在网上公布。市公安机关设立投诉电话680个,意见箱610个,聘请警务公开廉政监督员2100名。市环卫局请社会中介机构每季度对窗口服务单位进行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