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委、政府的办公大楼还是老样子停留在老地方。而在城市最显眼的位置,则是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博物馆等大楼;在居民小区,喷泉、回廊、绿地等景点已建成150多处————市领导的“形象观”是:不在乎外人参观的几分钟,在乎居民享受的一辈子。
为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包头市提出的口号就是“创办全国文明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着力打造“富裕包头”、“文明包头”、“生态包头”、“平安包头”。
作为老工业基地,包头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方略,通过扶优扶强使企业规模由小变大,通过强化内涵式发展使产业层次由低升高,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产业由散变聚,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实现资源利用由短增长,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包头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积极创造岗位,去年新增就业人员7.3万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稳步提高薪酬,去年全市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增长19.2%。发展产业化经营,使农牧民仅从乳业发展中就人均增收1080元。关注困难群体,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提高到618元,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218元提高到264元。扩大低保范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还为每个“低保户”补贴冬季采暖费400元。
包头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8平方米,荣获2002年“联合国人居奖”。加大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力度,2004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加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力度,连续19年举办鹿城消夏文化节,连续6年举办新年音乐会。“百万市民设计包头”活动,不仅加大了居民的主人翁参与感,还促进了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推动了十佳服务标兵、十佳执法标兵等“六个十佳”活动,使“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