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项目实施效果好不好,让事实来“说话”。日前,上海浦东新区首次对政府实事项目进行“后评估”,区政府和市社科院联合开展的实事项目民意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浦东新区2004年至2005年实施的54项实事项目满意率都超过50%,其中21项满意率超过70%。
近年来,浦东新区每年启动政府实事项目,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的欠账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急、忧、难”问题。为使实事项目贴近群众,浦东新区在实事立项前广泛征求意见。今年,该区又推出实事项目“后评估”,对2003至2005年度新区实事项目的社会效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为今后的实事项目立项提供可靠依据。
区政府有关部门会同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开展了实事项目“网上大家评”调查活动、又发放了2423份问卷。之后,他们选择百姓最为关注的就业与再就业、平改坡两项实事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估。在两项重点评估项目中,群众对新增、净增就业岗位的满意度为71.2%;对平改坡的满意率为71.7%。满意率体现了实事项目给市民带来的巨大实惠:2004年,浦东新区计划新增就业岗位5.9万个,实际完成10万余个;2004年,浦东新区实施平改坡的旧房650幢、平改平旧房264幢,受益户数达59881户。
区人大代表李作玉参加“后评估”座谈会时谈到,“平改坡”后,住在顶层的他家房子再不漏水了。但也看到了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隔壁一幢楼“平改坡”时,工程队在材料上“捣浆糊”。他建议,要对实事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加强监督。还有居民直言,不应把一些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作为实事项目,要聚焦市民确实需要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参与“后评估”工作的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副主任何广成认为,这些真实的声音可以使实事项目更加科学。
汇总市民群众的评估意见,一份“民生需求指向标”凸现,市民希望政府发展公共交通、综合改造旧住宅区、加强小区绿化、增加标准化菜场和购物中心等。目前,浦东新区正在确立2006年政府实事项目,力求聚焦市民急需之处,而群众满意率最高的促进就业和“平改坡”有望继续列入实事项目。
据区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介绍,2006年区人大还将对实事项目进行后评估,及时跟踪、评估实事项目的效果,使政府实事办实,让居民群众真正得益。 (周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