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仁周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任务,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
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重大作用的信息技术。从加快信息化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出发,瞄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启动一批重大专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摆脱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应用,充分利用覆盖全国的气象、水利、土地等领域的信息系统,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信息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基础。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强化政策支持,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此,应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适应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积极发展机床电子、汽车电子、交通电子、数字电视、新型显示器件以及融合多种信息技术的新型应用和消费类产品。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积极扶持信息内容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把营造环境和政策扶持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数控系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及工艺、计算机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水平。把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发展电子商务结合起来,以企业信息化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以发展电子商务带动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产供销协同运作能力。把企业信息化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促使企业变革业务流程,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信息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依托。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运营试验,支持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提高电话“村村通”水平,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信息高速公路。
改革是促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应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在通信市场监管、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制,为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