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权威访谈
 
专家访谈:中非“全方位合作”新看点引人注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白洁 李诗佳)中国政府于12日首次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其中一半以上的篇幅用于阐述中国如何进一步加强与非洲的“全方位合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科文卫和社会以及和平与安全等四大方面。

    此间专家认为,如此明确地用政府文件形式提出“全方位合作”的概念,在近年来尚属首次,而其中的新看点也颇为引人注目。

    积极推动更加紧密的经贸互利合作

    文件指出,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为更多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还特别指出“中国愿在条件成熟时与非洲国家或地区组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陆庭恩教授说,一方面,非洲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中国实现市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非洲国家政治局势趋于稳定,非洲国家亟需外部支持帮助其发展经济。

    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非贸易额从每年100亿美元增加到近40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与非洲贸易保持逆差,使非洲国家获得了大量外汇收入。

    “此番文件的出台,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互利合作,尤其是促进相互投资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陆庭恩说。

    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富有活力的合作新领域

    《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把人力资源开发列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政府设立的“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的作用,根据非洲国家的实际需要,确定重点,加大投入。同时,除教育合作领域外,文件还在诸多领域提及人才培训,如对军事人员、减灾人员、公务员、医疗人员等进行培训。

    近年来,中国大幅增加对非培训经费,扩大培训规模。在2003年12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曾承诺在三年内力争培训非洲各类人员1万人。仅在2004年和2005年就共计为非洲48个国家培训各类人员6400余名。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接受过中国培训的非洲人才将会为非洲大陆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说。

    “大外交”概念贯穿中非“全方位合作”

    文件指出,要鼓励并积极引导中非民间团体交往,特别是加强青年、妇女的交流,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理解、信任与合作。

    长期从事非洲工作的资深外交家,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会长安永玉说,近年来,中非之间的高层互访与民间频繁往来相映成辉,大大丰富了中非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内涵。

    目前,中国有50多个省和城市同非洲国家结成60对友好省/城关系。这些地方和民间交往促进了双方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安永玉说。

    贺文萍说,中非全方位合作是一个大的趋势。外交不仅是政府的行为,而且是全社会的行为。整个社会,广大市民都可以动员起来,形成一种“大外交”的模式,从而把中非友好交流与合作贯穿到各个层面。(完)

 
 
 相关链接
· 《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全文)
· 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专门针对非洲的政策文件
· 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对非洲政策文件促中非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