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烟花爆竹“禁改限”政策考验和衡量市民文明程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李京华)经历多年烟花爆竹禁放之后,北京市和其他一些城市即将迎来“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辞旧迎新之际,人们在鞭炮声中感受节日气氛,在宣泄情绪、愉悦心情的同时,如何安全、文明地燃放烟花爆竹,将考验和衡量市民的文明程度。

    文明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文明的城市需要文明的市民去维护。那种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在建筑物内、屋顶、阳台燃放或者向外抛掷烟花爆竹等等行为,掺杂着非理性的因素,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过去有,鸡年除夕、狗年春节将如何?

    不文明地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不能营造节日的气氛,更容易造成火灾和人身伤亡,这方面有很多惨痛的教训。在以往的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因不文明燃放烟花爆竹而造成的伤人悲剧不胜枚举,这也是当初北京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初衷之一。据统计,1987年至1993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伤人达2642人,仅1993年春节就伤544人,其中重伤60人,包括摘除眼球的5人。

    “禁改限”政策在考量市民的文明程度。我们不能不担心,在寻求欢乐中,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的宣泄,我行我素,不管你什么禁放区还是开放区,私下里非法购买“地雷”式的爆竹,制造“惊天动地”的效果,以寻求感官刺激。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直接有害于社会的公共秩序,是我们需要坚决制止的行为。同时,“禁改限”政策也在提醒市民,不要忽视那些不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市民的要求,不要因自己的盲目、放肆的燃放行为而侵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让节日充满年味,平添许多节日的欢乐。愿人们在欢快燃放之际,勿忘文明燃放、安全燃放,让人们在爆竹声中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完)

 
 
 相关链接
· 如何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 国务院有关负责人就实施烟花爆竹管理条例答问
· 北京市烟花办节前将向手机用户发“限放短信”
· 铁道部要求切实加强烟花爆竹运输安全管理
· 解读《条例》:城市市区禁设烟花爆竹批发场所
· 解读《条例》:规范烟花爆竹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