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政策解读
 
新农村建设: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记者毛晓梅)“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感觉衣食住行很不方便,连个大点的商店也没有!”张先生这样向记者谈起他沂蒙山区农村的家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这有望改善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的现状,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

    民以食为天,但农村食品经营、餐饮场所卫生条件远不如城市。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00多万个食品生产单位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绝大多数食品经营户没有履行商品进货验收登记和索票索证制度,一些地方的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针对农村市场流通不畅、市场体制不充分等问题,2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完)

 
 
 相关链接
·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
· 新华社评论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有良好开局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文化建设不该被冷落
·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警惕过分集中资源现象
· 贯彻十一五规划《建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