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学发展 转变增长方式
———热烈祝贺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今天,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也于两天前隆重开幕。我们热烈祝贺“两会”的召开,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站在“十五”和“十一五”的历史交接点上,我们为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业绩倍感自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欢欣鼓舞。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安定团结,“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社会主义中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今年“两会”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就是总结“十五”成就和经验,制定“十一五”规划。全国人大代表将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政协委员也将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言献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议》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后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纲领。全国人民热切期望“两会”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集中全体代表、委员的智慧,代表和反映全国人民的心愿,制定好“十一五”规划,描绘出一幅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根本立足点。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坚持“六个必须”的指导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努力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全党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立足科学发展,才能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处于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面对这一形势,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实施规划,抓住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大作用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同改革发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要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发展的方式、明确推动发展的政策导向。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回首“十五”,伟业令人鼓舞;展望未来,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