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政策解读
 
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3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最近,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这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好势头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上项目、铺摊子,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其不良后果已经显现。即使这样,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希望在这些领域继续上新的项目。要看到,这些行业不但在总量上出现产能过剩,而且在企业组织结构、行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也存在严重不合理。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明显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很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关系协调性明显增强,不合理的需求得到明显抑制,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约束和压力进一步强化,这些都为推动结构调整创造了难得机遇。我们必须十分珍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因势利导,化害为利,积极而有序地引导社会各方面做好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

  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市场,因势利导,控制增能,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扶优汰劣,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和坚持市场准入标准;要加快推进改革,健全持续推进结构调整的制度保障。

  今年,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工作要重点放在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完善和制定各类市场准入标准,控制新上项目;依据法律法规,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水平;实施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推进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市场投向。

 
 
 相关链接
·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超额完成
· 2006年中央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强财政宏观调控
· 各地政府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控燃气价格上涨
· 2005年人民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 “十五”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八: 配合宏观调控灵活运用金融手段
· “十五”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七:配合宏观调控相机抉择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