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安徽如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日前,安徽省农委主任、省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毕美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安徽省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问:新农村建设的锣鼓已在全省敲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应放在哪?
答:安徽省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上。要加快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养殖业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块状农业,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施东向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力推进安徽农业跨越式发展。
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如何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答:规划要先行。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着眼于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历史、民俗的因素,科学统筹考虑产业布局、村庄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做好规划,引导发展。其次要扎实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的实施。4月上旬,完成镇村选点,上半年完成规划编制,然后逐步推进。
问:从安徽省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应选择哪些形式?
答: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在村镇建设上,要立足实际,突出三种类型。一是旧村整理型。主要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加快改变原有的旧村旧貌。绝大多数村子属于这种类型。二是保护型。重点是对古村镇进行改造修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旅游型村镇。两山一湖地区是重点。三是新建型。对经济基础较好,毗邻城区的村镇进行整体规划,整体建设。
问:如何加强协调领导、形成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答:一方面要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突出发挥好各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作用。各级领导小组要加强政策研究,注意发现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的实施。
问: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前提下,还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二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三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四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五要积极指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确保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