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在进出口环节侵权案件中,侵犯自主知识产权的占厦门海关同期查获侵权案件的20%,而去年全年这一比例仅为3%。从海关总署的相关统计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近年来,海关针对被侵权的知识产权多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分析布控,仅2005年厦门海关查获的侵犯NIKE商标专用权案件就达60起,一定程度上震慑了不法侵权分子,侵犯国际著名品牌对不法分子来说风险加大。于是,不法分子将目光投向自主知识产权。
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也是自主知识产权频遭侵权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做大、做强以及企业对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品牌获得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的知晓与认可。如厦门浩添冷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蓄冷旅行包,于2004年正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并以其无电冰镇、降温保冷24小时以及便于携带的特点受到市场的欢迎,在德国科隆的展览上得到德国客商的青睐。而李宁公司2004年在香港上市,不断加强海外市场的开拓;“ALPHA"牌蓄电池、匹克(PEAK)、安踏(ANTA)牌运动鞋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商品纷纷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无不彰显出自主知识产权商品不断增长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侵权的困扰也随之增加。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部分自主知识产权权利人意识不强也使不法侵权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一方面,部分自主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够、投入不多,并对提供担保等法定要求感到为难。如厦门海关近期查获的一起涉嫌侵犯自主知识产权案件就因权利人无法提供规定的担保而不得不作罢;另一方面,部分自主知识产权权利人没有向海关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备案,有的对海关的保护通知置之不理,或者与当事人私下和解,海关无法对侵权人进行惩处,使海关执法陷于被动。这些情况的存在使不法侵权分子心存侥幸,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侵权分子侵犯自主知识产权的气焰。
当然,自主知识产权频遭侵权的情况以及海关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的加大,已使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权利人意识到海关边境保护的重要。许多权利人纷纷将自己的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进行备案。至2005年底,自主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已达6307件,这使他们的海外市场得到了及时的保护。如李宁商标权利人2005年底向海关总署进行知识产权备案,今年2月底,厦门海关便在进出境环节查获首起涉嫌侵犯“李宁"商标专用权案件,涉及3万多套侵权服装。又如今年初,前述的厦门浩添冷链科技公司的一家德国客户突然临时取消订单,经调查发现原来是另一家企业生产了侵犯浩添专利权的旅行包。浩添公司赶紧主动向厦门海关申请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厦门海关随即迅速对货物进行布控,就在4554个侵权旅行包准备装船启运德国时,海关将其及时截获。
虽然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莫如未雨绸缪,把知识产权保护网早早编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