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企业50强排序工作在青海省自2004年开展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青海50强的排序工作是怎样进行的,50强排序对青海省企业发展又会带来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青海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马四海。
记者:马主任,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青海企业50强是怎样产生的?
马四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自2002年以来连续四年按照国际惯例向社会推出中国企业500强及其分析报告。中国企业500强排序、分析及发布工作已成为我国企业界重要品牌之一,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中国企联的安排部署,参照其它兄弟省市的做法,我省从2004年起开展了“青海企业50强”的排序活动。排序是采取企业自愿申报、然后参考省统计部门、省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等形式,以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标准,并由企业所在地较权威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最后经省内相关专家组成委员会审定后形成的。在排序中我们坚持“不收费、企业自愿、第三方认可”的原则。
记者:评出企业50强真的很重要吗?
马四海:太重要了。对企业、对决策部门,对研究机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数据。青海企业50强排序工作不是评比,它不是评什么优劣、好坏,而是把事实拿出来,通过这种连续性的、多年的数据搜集、整理,来把握大企业的发展趋势,寻找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 成为企业管理和政府决策的依据。
具体说来,青海企业50强排序首先是服务企业。企业可以通过50强的排序,看到自己在里面的位置和它的竞争关系,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二是服务于政府。政府利用这样一个数据,可以看到各种宏观政策在微观上取得的效果。第三,为研究经济、研究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研究青海经济的许多机构来讲,具体的数据作参照可以反映出我省企业与外省企业的距离。
记者:我们发现,在你们连续3次发布的青海企业50强名单中,似乎并没有把所有的大企业都排进去,所以,我们想知道企业怎么看待50强的排序?
马四海:的确是这样。从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多大企业的支持,但也有一些企业没有申报数据。我们现在采取企业自愿申报的办法,同时对没有申报企业,如果有公开的真实数据我们也拿进来排序,如果它既没有申报,又没有公开的数据,这样的企业就不可能被排进来。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对所处行业、周边环境进行准确了解和理解。大家共同把自己最准确的、最客观的数据提供出去,信息共享,有什么不好的呢?50强的排序并不仅仅是虚名,更是一把尺子,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能够为观察了解我省企业的发展状况提供重要参照系,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企业不能自己做好就完了,对其他一概没兴趣,而更应该积极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长久的、客观性越来越强的数据库。
有专家分析,有些企业不喜欢报这个数字,可能是它就没有这个数字,因为管理上很乱、不到位。当然,我们承认这种企业行为本无可厚非,但从一定角度也折射出我省企业的内敛、保守态度。但令我们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这项排序工作,申报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而且,我们的排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对今后的排序工作,主办方还有什么新的打算?
马四海:关于今后青海企业50强的排序工作,我们要继续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尽可能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申报,同时要加大上报数据复核的力度,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使得排序更为权威和公正。
今年,徐福顺副省长对青海企业50强排序工作作出专门批示指出,从2004年起开展的“青海企业50强”评选活动是一件好事,在全省有着广泛的影响,应当把这项活动办下去。青海企业50强的研究工作应进一步做精、做深、做透,目的是激励这些企业,同时提高他们的影响力、带动力,推动青海企业的整体发展壮大。我们相信,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会积极引导我省企业做大做强。(作者 子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