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14日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在这个大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河北省保定市11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25个县(市、区)中有8个山区县。保定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之路。

    统一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规划,通过科学规划来引导城乡协调发展。保定市坚持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突破过去只注重城市规划和城镇建设用地管理的局限,将城乡规划调控和管理的范围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到整个城乡空间,使城乡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相衔接、相配套。在此基础上,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加强乡(镇)村建设规划和设计,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项目集聚、农民住宅集中布局,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城镇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城乡兼容的综合经济,是联结城乡的重要载体。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应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要抓手。保定市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就是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紧紧围绕京津两地的市场需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一牧二菜三林果”的结构调整方向,抓特色、建基地、创品牌、强龙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力打造面向京津、辐射“三北”的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地。以工业化为主导,就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先目标,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以城镇化为支撑,就是通过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发展壮大有产业基础的中心城镇,充分发挥其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建立长效机制。利用现有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应积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公共服务。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业;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民。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合作利用当地资源。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政府从财政上给予奖励和补偿。

    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方面,切实抓好农民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深入开展“百万农民进课堂”、“百名专家富农村”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根据农村生活的现实和农民的思想状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社会道德风尚。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王昆山 中共河北省保定市委书记)

 
 
 相关链接
· 商务部:把开拓农村市场作为内贸工作重中之重
· 国家林业局将为建设新农村办好16件实事
· 先进性建设与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建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