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4日   来源:人民日报

    安徽省金寨县太古村位于大别山腹地,10余座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把该村714人紧紧包围在大山之中。多年来,村民们饱尝交通闭塞给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

    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太古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启动通村水泥路工程。县里整合资金,全村村民累计捐资和出义务工折款11.6万元,7公里水泥路村道如期建成。竣工之日,太古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杨开益兴高采烈地说:“乡亲们做梦都想有一条晴雨通车的村道,新农村建设把路凿通了,我们的日子有奔头了!”

    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工作任务繁重,从何抓起?如何推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总体上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这两方面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农民最关心的是“水、路、气、电”四件事,因此,建设的重点是要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用上安全清洁的燃料,用上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

    为此,国家将加大投入,“十一五”期间将解决农村1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投资1000亿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10年底,全国将基本实现“油路到乡”,东、中部地区“油路到村”;“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全国计划新增农村户用沼气2250万户;到2015年要全部解决全国20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地方也应围绕“水、路、气、电”这四个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当前,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点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概括地讲,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一系列与农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农民群众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受益。(顾仲阳)

 
 
 相关链接
· 国研室有关负责人:新农村建设关键抓经济促发展
· 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要防"一哄而起""一哄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