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山西平顺县地处晋、冀、豫3省交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实现了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结合平顺实际,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提出了扶强的、壮大的、帮弱的、建新的、改旧的、治乱的和培养新型农民等具体举措。
一、以生产发展为核心,扶强的、壮大的、帮弱的。扶强的,就是要以农业生产力提高为首要任务,着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平顺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就是要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着力点,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平顺海拔落差大、小气候多的自然条件和无污染的生态优势,在现有基础上,壮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专业村、专业户,为农民增收构建发展平台。帮弱的,就是要以扶贫和整村推进为切入点,抓好扶贫开发、劳务输出和农村社会保障。充分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以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劳务输出为重点,多举措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以整治环境为突破口,建新的、改旧的、治乱的。建新的,就是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改旧的,就是要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公共服务功能。着力抓好县城建设,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治乱的,就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整治不文明行为。
三、以班子建设为基础,抓整顿、提素质、搞服务。抓整顿,就是要抓好乡村两级班子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班子建设十分重要。提素质,就是要提高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的自身素质,加强对乡镇新提拔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抓好新换届后村干部的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民培训。搞服务,就是要进一步改善社会服务环境。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在整合资源、抓好引导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四、以改善基础条件为重点,抓交通、重教育,夯基础。以“油路通村,提高完善”为重点,全力构建公路主骨架,提高县乡道路等级。切实改善全县的道路交通状况,解决城乡群众的出行困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以县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推进工作重在扎实。欠发达地区尤须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张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