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旅行社的欺诈经营之风得不到有效遏制,有部分游客消费欠理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行业管理不当,缺乏有力的引导、规范与约束机制,纵容了一些旅行社丧失诚信经营原则,不是在提高服务标准、创新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上下功夫,而是在怎么坑害游客上动脑筋
上海到海南双飞5日游1880元,成都到九寨沟豪华大巴5日游380元……“十一”黄金周临近,很多旅行社纷纷拿出“超低价”法宝,让有出行计划的人们怦然心动。然而,9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披露了其中内情,所谓超低价旅行团是以降低直观价格的手段误导消费者,背后隐藏着一条看不见的“食物链”,即“旅行社低价引客———导游垫资带团———半强制性自费项目和欺骗性购物———购物店超额利润———导游高额回扣”。这条“食物链”的两端其实都是消费者自己,消费者成了“一条自己吃自己尾巴的蛇”。
报道中,一位旅行社老总说,旅行社是营利机构,不是慈善机构。此话一语中的,道出了旅行社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一些旅行社之所以“情愿”做可能赔本的买卖,推出看起来可能赔钱的“低团费”、“零团费”的旅游项目,其实,不过是“堤内损失堤外补”。比如,导游频频带游客到商品质量次、假货多、价格高的商店购物,拿高额回扣,缩减旅游景点,增加自费项目,住宿餐饮标准打折扣等,种种欺诈经营的手法令消费者防不胜防,叫苦不迭。事实上,一些旅行社凭借这种欺诈手段搞恶性竞争,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信誉下降。
问题是,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欺诈经营之风得不到有效遏制,甚至越来越多的旅行社裹挟其间,形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有部分游客消费欠理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行业管理不当,缺乏有力的引导、规范与约束机制,纵容了一些旅行社丧失诚信经营原则,不是在提高服务标准、创新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上下功夫,而是在怎么坑害游客上动脑筋。
对此,有些地方已经着手整治,如不久前一些地方叫停了所谓“零团费”旅游项目。9月27日本报也传来一个利好消息,广东出台了首个豪华旅游团服务标准,它是由广东省旅游协会联合广东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同公布,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新标准对豪华团的餐饮、住宿标准以及参观形式等做了详细规定,如规定每天须配八菜一汤,“遥望”不能说成“参观游览”等。这样的服务标准无疑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明明白白消费的基础,也有了事后维权的依据。
我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交易应体现诚信、公平的原则。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对存在巨大“消费陷阱”的服务模式承担责任,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则的。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势下,作为市场的监管部门,应该承担起监督和引导职责,对一些经营者的欺诈经营行为,必须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督。
我们期盼更多的地方能拿出积极行动,制定相关的行业规则及法律规定,加强监管,将误导和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欺诈经营者逐出市场,为广大消费者打造一个公平的、权益有保障的出游环境,同时推动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评论员 郭振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