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权威访谈
 
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谈沈阳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2日   来源:经济日报

    2006年10月8日至10日,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在沈阳召开,在会议期间,记者对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进行了专访。

    记者: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沈阳备受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沈阳具体取得的成绩。

    陈政高:沈阳是久负盛名的工业重镇,是中央实施振兴战略受益最大的城市之一,沈阳素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进入新世纪后,沈阳紧紧抓住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培育重点企业集团,积极引进重大产业集团,一批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和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工业经济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十五”时期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0户,产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由第13位跃升到第8位。工业经济的再度崛起,为沈阳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同类城市前列。

    沈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构筑开放新高地,四面八方的投资者纷至沓来。沈阳已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万多家,已有46户世界500强企业在沈投资建立企业68家,在沈经商的南方人超过46万人。

    记者:现在到沈阳和以前的印象比起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您认为变化主要发生在哪些方面?

    陈政高:经过“十五”时期大规模的城市环境改造,沈阳彻底告别了缺水少绿、严重污染的历史,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置身今天的沈阳,虽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却可以随处感受到40.62%绿化覆盖率带来的森林体验;虽然工业企业密集林立,却可以呼吸到300多天大气优良天数带来的清新空气;虽然车辆人流川流不息,却可以分享到32条8车道宽敞街路带来的出行便利;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潺潺流水,却可以领略到蜿蜒42公里“银带”般穿城而过的浑河之美。随着地铁工程全面启动,以及奥体中心、会展中心、歌剧院、音乐厅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的开工建设,沈阳的城市建设已经从抓大规模环境改造转到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上来。

    记者:“十一五”时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请您展望沈阳未来发展的远景。

    陈政高:面对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提出了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的“三大目标”。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沈阳人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把工作重心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切实转到科技创新上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沈阳不断整合城市发展空间,构筑起西有先进装备制造业、南有高新技术产业、北有农产品加工业、东有生态旅游业的各具特色四大发展空间,为沈阳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有力支撑。(王晓辉)

 
 
 相关链接
· 第六届沈阳艺术节10月11日隆重开幕
· 国航在沈阳开通9条虚拟国际航线
· 沈阳至抚顺第二条高速公路竣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