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代表集体倡议: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历史文化村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02日   来源: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在10月31日召开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国家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说,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这位总规划师介绍说,目前,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面临着五大方面的难题,包括认识不足、规划滞后、年久失修、资金缺乏、档案缺失等等。

    她认为,一些古老的历史文化村镇饱受现代经济活动和城镇化的影响,传统风貌仍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不够,既没有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全人类遗产进行抢救,也没有将其作为延续民族文化、展示传统风貌的载体来看待,在实际保护中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她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传统民居建筑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这为保存其完整性带来了困难。另外,给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由于当地保护资金不足,无法承担对传统民居修缮的补贴,一些极有科学艺术价值的传统民居、街巷、祠堂、园林等被毁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当天,中国80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代表集体发出倡议:要像尊敬我们的母亲、爱护我们的眼睛那样,保护好历史文化村镇。必须举起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鲜明旗帜,以保护为先,保护传统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和历史环境,保护好先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宝贵遗产,为子孙后代传递真实的历史记忆。(阮煜琳)

 
 
 相关链接
· 古村落保护 专家呼吁尽快摸清“家底”合理规划
· 建设新农村必须谨防历史村镇在村容建设中被破坏
· 陕西举办"盛典西安"活动 展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
· 2006年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22日开幕
· 河南文化遗产日将启动67处历史文化遗址免费开放
· 北京市政协呼吁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