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吕学武:“创意”人才需创新培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北京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使“创意”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过,我们在欣喜于利好政策的同时,也应看到,在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人才匮乏已成为最大的瓶颈。

    以动漫产业为例,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我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动漫消费市场,动漫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各地争相兴建动漫基地,国家也高度重视,建立动漫行业联席制度,从多方面扶持国产原创动漫。但是,人才的奇缺使包括动漫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文化产业缺乏原创,大量抄袭模仿,甚至沦为“文化加工业”;另一方面,好的创意又缺乏成熟的市场推广运作,难以实现其经济价值。这归根到底是人才缺乏的问题。

    人才有赖于教育。高等院校输送的人才具有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特征,是创意人才群体的主要支柱。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大学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对当前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高校需要增强知识创新能力与培养创意人才的能力,可打通学科壁垒,培养适应竞争的复合型“通才”;其次,需要扭转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意冲动”、“创意快乐”;再次,需要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蕴,重视创新型人文教育,培养有原创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内容创意人才;最后,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辐射作用,主动服务地方建设,适应时代的需要。

    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创意人才、管理人才和复合经营人才都必不可少。在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人才的聚集还要求政府牵头创造宽松宽容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一定的激励政策。今年北京市出台了人才开发目录,文化创意产业等四类人才可优先申办北京户口,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兼动画学院院长 吕学武)

 
 
 相关链接
· 北京市将设专项资金鼓励创意研发并放宽市场准入
· 重庆:大学毕业生创办创意企业免收5项行政费用
· “娃娃创意”亮相无锡工业设计博览会
· 上海松江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建立创意产业基地
· 苟仲文会见台湾2006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访问团
· 北京正把文化创意变为财富 产值已达到96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