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建言议政
 
打工钱都用来盖楼房 帮助农民广开致富路更重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4月24日电(记者梁栋)走进在当地有“洋打工”村称号的河北省定州市号头乡吕家庄,随处可见两层、三层,甚至四层楼房,建筑面积大的有三四百平方米,值数十万元。村支书高二军介绍,吕家庄村有6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有人出国打工,挣回来的钱主要用到了盖楼房上,可楼盖好了,才发现仍然两手空空,只好再出国打工。

    村民们挣到了钱,为什么不去投资创业、发展生产,把“死钱”变活,而是相互攀比盖楼房?记者采访到的几名农民都说,他们也曾想用这些钱做资本,谋个长期生计,有些稳定收入,但一想到自己文化水平低、缺少技术,就失去了信心。看来,外出打工挣到了钱的农民,不是不想投资创业、以钱挣钱,而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外出打工收入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大部分,不少地方的农民因外出打工摆脱了贫困,但很多地方的农民像吕家庄人一样,把挣到的钱几乎都用到了盖楼房上。这个现象值得各地政府重视。

    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联合督察调研组最近到部分省份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发现一些地方的干部主要关心的是村容村貌,而群众关心的是“怎么能让生产火起来、农民富起来”的根本问题。建设新农村,通过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村容村貌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广开致富门路,让农民群众能够持续提高生活质量,农村能够持续发展。

    对于像吕家庄这样的农村,农民缺少的是创业信息和专业技能。各地政府应在引导农民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同时,努力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尤其是市场前景看好的小额投资项目信息,同时重视对打工返乡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使他们敢投资、会投资。还应重视机制创新,帮助农民把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将资金与技术、智力、管理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谋大事、创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