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鄂竟平]谢谢。 [2006-08-07 17:33:13] |
|
|
|
|
|
|
|
|
[主持人]感谢您回答这么多网友的问题,也感谢网友的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2006-08-07 17:32:53] |
|
|
|
|
|
|
|
|
[鄂竟平]有这样的例子,1975年8月,驻马店地区就是因为强降雨,两座大型水库垮坝,造成26000人死亡。所以我现在从事这项工作,最担心、最担心的就是水库安全,千万不能垮坝。 [2006-08-07 17:32:13] |
|
|
|
|
|
|
|
|
[鄂竟平]最担心的事就是水库垮坝,我想这也不止是我担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的领导们都很担心这件事。中国有85000多座水库,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存在病险,一旦遇到强降雨,是非常危险的。 [2006-08-07 17:31:49] |
|
|
|
|
|
|
|
|
[鄂竟平]因为低洼区域都有老百姓住。一般的蓄滞洪区有8、9万人,甚至十多万人。一旦分洪,多少家庭因此而倾家荡产。用还是不用?不用,下面的重点防御区域就会造成重大洪涝灾害,那损失很重。如果要用,这个区里的几万人损失也是明摆在那儿的,非常犯难。遇到这个事之后,不知道要几天睡不着觉了。 [2006-08-07 17:31:38] |
|
|
|
|
|
|
|
|
[鄂竟平]要讲最犯难,就是蓄滞洪区的运用是最犯难的事情。当发生大洪水,就是超过防洪标准了,水库、堤防都不足以抗击洪水了,必须启用低洼地区,把多余的洪水泄进去,以保证重大城市和设施的安全,这个时候是最难的。 [2006-08-07 17:30:57] |
|
|
|
|
|
|
|
|
[鄂竟平]正是因为水库的调度,使下面的耒阳市免于灭顶之灾。如果没有水库的拦蓄,耒阳市水位比实际的要高出8米。8米是个什么概念?两层楼都要淹掉,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2006-08-07 17:30:36] |
|
|
|
|
|
|
|
|
[鄂竟平]举个例子,今年在4号强热带风暴登陆的时候,湖南普降强降雨,耒河发生了超记录的洪水,那条河上有一座水库叫东江水库,是个大型水库,有81亿立方米的库容,水库提前预泄,当洪水发生的时候,立即进入到预定的调度程序。 [2006-08-07 17:30:03] |
|
|
|
|
|
|
|
|
[鄂竟平]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当发生一场洪水的时候,我们的水库调度成功地实现了最大可能减少灾害这样一个目标,这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2006-08-07 17:29:36] |
|
|
|
|
|
|
|
|
[鄂竟平]现在公众、党和政府对防汛减灾工作这么重视,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内心压力是无法形容的。据我知道,不光是我,我的同事们,他们跟我的状态也差不多。 [2006-08-07 17:29:24] |
|
|
|
|
|
|
|
|
[鄂竟平]这位网友说的是对的,每到7月份开始,一直到8月份结束,这两个月内睡觉肯定睡不安宁,我最怕的事就是半夜来电话。这两个月经常半夜自己醒来,就是做梦发水了,一醒就睡不着了。 [2006-08-07 17:28:40] |
|
|
|
|
|
|
|
|
[鄂竟平]另一方面,限于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工程的防洪能力不可能提得太高,工程建设和国家经济水平是要同步匹配的。在这样一个现状下,又要求最大可能的减少灾害损失,特别要求要尽全力减少人员的伤亡,可想而知,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压力该有多大。我们觉得难度非常大、压力非常大。 [2006-08-07 17:27:49] |
|
|
|
|
|
|
|
|
[鄂竟平]中国处在亚欧大陆板块上,而且这个板块是最大的内陆,最大的海洋要产生暖湿空气,内陆有冷空气,我们国家正处在这两个的交界处。中国是一个季风国家,就是七八九这三个月必然要强降雨。夏天就要洪涝,过了这个期间,雨水少就要旱。所以洪涝和干旱灾害都是不可避免的。 [2006-08-07 17:27:05] |
|
|
|
|
|
|
|
|
[鄂竟平]首先感谢这位网友对我们的体谅和关心。从事水利工作的时间很长了,从事防汛工作现在已经将近14年了。应该说这项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难度也很大。 [2006-08-07 17:13:05]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从事防汛抗洪工作多久了?谈谈从事防汛工作的甘苦?是不是一到了汛期,睡觉都睡不稳了。从事这项工作最高兴的时候?最犯难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2006-08-07 17:12:31] |
|
|
|
|
|
|
|
|
[鄂竟平]目前从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建立这方面的论坛,但是我们在一些大的规划,在一些大的方略研究的时候,也注意征求专业部门之外的一些人士的意见。 [2006-08-07 17:11:54]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请问防总会商除了通过专家方式,是否也有一些民间探讨这样问题的论坛?如果有,那上面的意见你们是否也采纳,也作为向领导报告的依据? [2006-08-07 17:11:26] |
|
|
|
|
|
|
|
|
[鄂竟平]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研究。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特别是科技也在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减灾的要求越来越高,防灾减灾的手段由于科技的发展,也在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尽可能的听取社会,包括一些公众对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今后也想能广泛的听取社会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网民。 [2006-08-07 17:11:06] |
|
|
|
|
|
|
|
|
[鄂竟平]国家这方面的灾害每年都有发生。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的灾害,发生同样的洪水,造成的灾害要呈几倍的增长。我们粗略估计一下,上个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同样的水,造成的灾害增加6倍还要多。所以从国家来说,越来越重视减灾方略的一些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特别是近几年,不断在研究洪涝灾害的成因、规律,不断调整防灾减灾的方略。 [2006-08-07 17:07:59]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对于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国家是否有全面系统的研究讨论?网民的一些建议能否被注意到?对网民的建议怎样回复? [2006-08-07 17:07:24] |
|
|
|
|
|
|
|
|
[鄂竟平]因此,国家从1998年就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水库也好、堤防也好,它们的除险加固作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投资,要尽快处理它。比如水库,中央一级已经投入229亿元去除险加工,水库的工况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变。 [2006-08-07 17:05:32] |
|
|
|
|
|
|
|
|
[鄂竟平]这位网友问的问题很有道理,但是对局部来说,这些问题是存在的。因为有些方面可能这位网友不一定十分了解。现在众多的水利工程,多数是50年代60年代修的,它和人一样,也有一个衰老过程。现在很多水库已经是超期服役,它已经进入“老龄状态”,自身就有一些病险。所以这些工程如果除险加固不能及时跟上,它在防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弱,有些地方甚至因为它的病和险,还造成另外的损失。 [2006-08-07 17:04:57] |
|
|
|
|
|
|
|
|
[鄂竟平]我们作了一个评价,我们工程的抗洪减灾能力可能不如发达国家水平高,这也是经济水平决定的。但是我们在防汛管理方面的能力,我们敢说,在世界上我们是一流水平。正是因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结合,我们国家的整体防洪能力在不断提高,当然今后还要继续提高。 [2006-08-07 17:04:21] |
|
|
|
|
|
|
|
|
[鄂竟平]除此之外,我们还不断地提高防汛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非工程措施,包括信息采集、预报以及各级政府的调度组织,这方面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2006-08-07 17:03:57] |
|
|
|
|
|
|
|
|
[鄂竟平]中小河流的防洪能力也在提高,一般是5到10年一遇的水平,有的可以达到10到20年一遇的水平,比解放初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目前我们修了85000多座水库,在发生洪水时作用非常明显。 [2006-08-07 17:03:35] |
|
|
|
|
|
|
|
|
[鄂竟平]从总体来说,我们国家防洪工程的抗洪能力是不断提高的。现在的工程能力和解放初相比,不知道要高多少倍。经过50年的建设,我们国家的大江大河已经可以抵御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 [2006-08-07 16:58:42]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每年在局部地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我想知道我们国家的防洪工程建设情况一直以来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我感觉有些洪涝灾害与防洪工程的年久失修或是工程质量不过硬有关,是这样吗?如何杜绝这种情况? [2006-08-07 16:57:50] |
|
|
|
|
|
|
|
|
[鄂竟平]感触深的事就更多了,我们的基层党政干部,特别是县乡村,每次抗洪和救灾过程中,都涌现出一批基层乡干部、村干部,他们在洪水来的时候,他们是迎着洪水往最危险的地方去抢救老百姓,每年这方面的事情都很多。因为洪水,我们的基层干部,特别是村这一级干部,因为抢救别人牺牲自己的事迹的非常多,我对他们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2006-08-07 16:56:31] |
|
|
|
|
|
|
|
|
[鄂竟平]这个职工在洪水退了之后无怨无悔,她说我失去这个小孩,但是我这个数据不知道救了下游多少人的命,我值。这位女同志的境界令我十分感动。这些年,我一直对我们的水文职工充满敬意。 [2006-08-07 16:56:15] |
|
|
|
|
|
|
|
|
[鄂竟平]比如今年令我很感动的一件事,就是7月份在防御4号强热带风暴当中,湖南衡阳的一个水文职工,是个女同志,当时怀孕在身,洪水来了,不计个人安危,奋战在测流现场。高强度的工作,又非常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去抢测数据。最后流产了,给她造成很大的伤害。 [2006-08-07 16:55:48] |
|
|
|
|
|
|
|
|
[鄂竟平]建国以来,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水文职工就是因为汛期去测流,多有伤亡。到现在为止,已经因公殉职287人。我深深被他们的事迹感动,我到灾区去的时候也去看望他们。 [2006-08-07 16:55:06] |
|
|
|
|
|
|
|
|
[鄂竟平]水文职工是在河边上,在深山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更令人感动的是,一旦发生强降雨,发生洪水,人们都是往屋里跑,我们的水文职工却要往屋外跑,他要到河边、江边去测量江河水位、流量这些数据。当发生洪水的时候,人们都往高处跑,我们的水文职工却要往低处跑,往河里跑,因为很多测流要到河的中间去测,这是十分危险的。 [2006-08-07 16:54:39] |
|
|
|
|
|
|
|
|
[鄂竟平]应该说多次到现场,每次都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和受到感动的一些先进人物。感触最深的人,我认为是我们水利系统的水文职工,这可能跟我从事这个工作有关系。 [2006-08-07 16:48:01]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你到灾区现场,经历的或是看到的,感触最深的人和事是什么? [2006-08-07 16:47:43] |
|
|
|
|
|
|
|
|
[鄂竟平]第一,对小江小河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区进行普查,边普查边宣传避灾知识。第二,建立预案,特别是把预案建到乡、村这两级。第三,设立一些监测点,做一些观测工作。第四,不断完善预警设施。一旦发生强降雨,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第五,把转移人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第六,划分责任。就是给县、乡、村,特别是乡、村两级,让他们的领导和干部要承担责任。 [2006-08-07 16:46:48] |
|
|
|
|
|
|
|
|
[鄂竟平]第四,灾害很重,防御起来很难。这些灾害的发生大多在山里面,要把山坡治理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把它列为当前防御工作里最难的一件事。这几年我们也在不断深入研究和安排减少这方面灾害的一些措施和办法,目前重点做了这样几项工作。 [2006-08-07 16:46:23] |
|
|
|
|
|
|
|
|
[鄂竟平]这些灾害有几个突出特点:第一,面广。小江小河的数量非常大,哪里都有。第二,点多。全国与小江小河有关的省几乎都有,2400多个县里,1500多个都是一些泥石流滑坡、山洪非常严重的县,涉及的人数可能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二。第三,突发性很强。一个小面积的强降雨,就有可能造成山洪灾害。 [2006-08-07 16:46:12] |
|
|
|
|
|
|
|
|
[鄂竟平]解放初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是大江大河的大洪水。但是随着大江大河防洪水平的提高,这几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是那些小江小河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这也是防汛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2006-08-07 16:42:04]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请问鄂部长,这些自然灾害中,哪些是造成人员伤亡的程度最大,主要的特点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预防? [2006-08-07 16:41:09] |
|
|
|
|
|
|
|
|
[鄂竟平]第八,坚持正规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传统的一些方法有的行,有的也需要改进和提高。总结下来就这八条经验,我们认为是最宝贵的。 [2006-08-07 16:40:27] |
|
|
|
|
|
|
|
|
[鄂竟平]第七,坚持群专结合,军民联防这样一个好的做法。主要是指防汛要建立一些专业队伍,但是光靠专业队伍还远远不够,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几个专业抢险队还不足以抗击洪水,所以必须停靠群众防汛抗灾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也承担了急、难、险、重的任务,我们感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支持,他们反应迅速,到位快,特别有战斗力。不论哪次洪水,给我的感受就是解放军在,大家就放心。 [2006-08-07 16:40:04] |
|
|
|
|
|
|
|
|
[鄂竟平]第六,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在经济能力和水平还有限的情况下,在现有水利工程的前提下,还要特别注意非工程措施,就是要加强防汛的管理。 [2006-08-07 16:39:42] |
|
|
|
|
|
|
|
|
[鄂竟平]第五,坚持统一指挥。这是由于国家目前的体制机制决定,必须要服从防汛防旱各级指挥部的指挥。 [2006-08-07 16:39:32] |
|
|
|
|
|
|
|
|
[鄂竟平]第四,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这是一条很成功的经验,就是防汛工作的责任人是各级政府的一把手。 [2006-08-07 16:38:55] |
|
|
|
|
|
|
|
|
[鄂竟平]第三,依法防汛。这几年的进展比较快,国家颁布了防汛法、防汛条例,还搞了一些蓄滞洪区运行管理的暂行办法等等。 [2006-08-07 16:38:27] |
|
|
|
|
|
|
|
|
[鄂竟平]第二,以防为主,常备不懈。我们的着眼点不是在抢和救上,而是在防上,主要工作重点是尽可能建一些防洪设施,提高标准,尽最大努力提高防汛的工作水平。 [2006-08-07 16:38:12] |
|
|
|
|
|
|
|
|
[鄂竟平]我们国家防御洪涝灾害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这几年我们也在不断总结,我们认为这几方面的经验更宝贵一些。第一,坚持防汛抗旱并举,这是我们国家国情所决定的,既重视防汛工作,也重视水资源短缺给我们带来的损害。 [2006-08-07 16:31:36]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必须要时刻总结经验,这对于今后的防洪抗洪工作至关重要。请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在防洪抗洪方面都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 [2006-08-07 16:31:02] |
|
|
|
|
|
|
|
|
[鄂竟平]防洪重点对国家来说是非常明确的。国家的防洪重点是大江、大河、大湖,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什么把这几个确定为重点?因为它们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这些地区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也巨大。近几年,我们也同时提请各地,要特别重视水库的安全,包括前面说的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也包括中小水库。也提请各地重视山洪、滑坡、泥石流的防御,减少人员的伤亡。 [2006-08-07 16:28:50]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我国一直以来的防洪的重点在哪?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哪? [2006-08-07 16:27:39] |
|
|
|
|
|
|
|
|
[鄂竟平]对于北京来说,这个标准里还有一些特殊对待的重点保护区。比如说城区,如果超过200年一遇的洪水,还有一些应急措施,我们可以启动已经划定好的一些低洼地区,把超标准洪水分到这些低洼地区里,来保证重点城区的安全。也可以说北京目前的防洪标准是按照最大可能洪水进行防御的。天津也是,天津防洪标准虽然是200年一遇,但是遇到一些超标准洪水,我们也有一些应急措施,同样可以分流,保证重点保护区的安全。 [2006-08-07 16:27:12] |
|
|
|
|
|
|
|
|
[鄂竟平]我想这位网友不是在北京住就是在天津住。到现在为止,北京和天津的防洪标准应该说相对其他大城市相对要高一些。按照规定,像北京、天津这样的特大城市,它的防洪标准应该是在200年一遇以上。北京、天津都是可以抵御这样的洪水的。 [2006-08-07 16:24:32] |
|
|
|
|
|
|
|
|
[主持人]网友们都很想知道像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能够抵御多少年一遇的大水。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什么时候?网友 帝鸾:请问如果北京、天津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水发生,政府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给予解决。这样的预案是否可以通过媒体向群众宣讲?有网友问:今年防汛工作形势非常严峻,连平时干旱少雨的北京一带都连降大暴雨,您曾经提过,全国的防汛工作还存在防洪工程标准普遍偏低的情况,在今年特别气候之下,北方的水利设施能保证安全渡过汛期吗? [2006-08-07 16:23:16] |
|
|
|
|
|
|
|
|
[鄂竟平]要说问题,虽然才一年,但是我们觉得在针对性上还要继续加强,在有些方面还可以更具体一些,可操作性上面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预案。 [2006-08-07 16:22:21] |
|
|
|
|
|
|
|
|
[鄂竟平]这个预案的制定,使我们各项防御工作和救灾工作能够有序、规范的进行。比如今年防御台风,国家防总启动过三级预案,启动过四级预案,一启动之后,相应工作就都跟上了,这是国家层面的。地方也是按照预案来工作。这个预案是一个非常好的预案。 [2006-08-07 16:21:56] |
|
|
|
|
|
|
|
|
[鄂竟平]比如一个江河发生洪水了,江河水位不断在升高,当它达到警戒水位的时候,这个预案就开始起作用了,这个预案就明确告诉你到了这个水位,你应该做些什么事,包括队伍、料物。当这个水位再涨时,这个预案又告诉你,该做些什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要增加什么事,一直到这次洪水过去之后,这个预案又告诉你开始进入救灾工作,你应该动员哪些部门,动用什么设备,动用什么物资,预案都会告诉你。 [2006-08-07 16:21:08] |
|
|
|
|
|
|
|
|
[鄂竟平]这个预案的颁布,可以使我们防汛抗旱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预案很详细,总共7章41节,核心主要是对各种洪水处置的一些具体规定。 [2006-08-07 16:20:39] |
|
|
|
|
|
|
|
|
[鄂竟平]2005年5月份,国家正式批准了国家级的防汛抗洪应急预案。我们对这个预案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我们认为它是我们当前开展防汛抗洪应急工作的一个指南,是对多年来形成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和实践经验的一个提炼、集成和规范。 [2006-08-07 16:19:34] |
|
|
|
|
|
|
|
|
[鄂竟平]这几年从国务院开始,一直到省、市、县,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很突出的体现就是预案制度的建立。防汛工作也一样,非常重视国家级的防汛抗洪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执行工作。 [2006-08-07 16:13:10]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我知道我们国家有一部《国家防洪抗旱应急预案》,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预案,在具体防灾救灾工作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有没有具体例子?这个预案还有什么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2006-08-07 16:11:57] |
|
|
|
|
|
|
|
|
[鄂竟平]总的来说:台风大的趋势,特别是登陆前的预报,以及大范围、大尺度的降雨预报,大江大河的洪水预报,这个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后边这三项,相对来说还有差距,还需要今后加强。 [2006-08-07 16:11:02] |
|
|
|
|
|
|
|
|
[鄂竟平]主要差距在:第一,小尺度的天气预报,比如对北京城区小范围内的天气预报,这方面的预报水平就有差距了。第二,台风登陆之后的走向、影响范围,这方面的预报可能也有差距。第三,一些中小河流的水情预报,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所限,有些测报设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这方面的水平可能也有差距。 [2006-08-07 16:10:38] |
|
|
|
|
|
|
|
|
[鄂竟平]第二,洪水方面的预报。对大江大河的洪水,我们国家现在的预报水平是比较高的。我的感觉,关于大江大河洪水的预报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不多,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高一些。这是我对预报方面肯定的一面。但是,不论是气象还是水情预报,总的水平与先进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2006-08-07 16:09:52] |
|
|
|
|
|
|
|
|
[鄂竟平]就我们国家来说,天气预报、水情预报在防汛工作中,始终处在非常关键的地位。这件事是我们整个工作中的关键一环。从我这几年从事这项工作的一个感受,我们的天气预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台风的预报,一般来说都能够提前三天预报出台风的位置、行进方向、强度、移动速度,一般来说预报得比较准确。特别是在登陆前,预报准确率更高。这是第一点。第二,大范围的强降雨预报也是比较准确的。 [2006-08-07 16:09:36] |
|
|
|
|
|
|
|
|
[鄂竟平]他的联想也是很有水平的,怎么能转移人?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报,就是预报在先,你知道有可能要发生什么事,你才能转移人。不然转移人,老百姓也不会听。能够及时地、恰当地转移人得益于准确的预报成果。 [2006-08-07 16:09:04] |
|
|
|
|
|
|
|
|
[鄂竟平]这位网友对我们的防汛工作非常关心,提的问题比较专业。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转移的人数确实很大,这位网友说的这两个数字都是经过大家核实的。他讲的观点也是非常准确的,如果不转移,又坍塌了那么多房子,真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2006-08-07 16:01:22] |
|
|
|
|
|
|
|
|
[主持人]又有网友问:经常在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里听到“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样的提示。我想请问鄂部长,我国的雨情水情预报预警能力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够不够先进? [2006-08-07 16:00:42]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看到报道,“在防御第1号强台风和第4号强热带风暴期间,各地分别紧急转移群众117万和306万人。第4号强热带风暴一共致使22.14万间房屋倒塌,如果不是提前转移这么多人,后果不堪设想。”我想问部长一个问题,我国的监测预报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国的监测预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足够先进了吗?与其他国家相比呢? [2006-08-07 15:59:04] |
|
|
|
|
|
|
|
|
[鄂竟平]中国的人口,1949年是5亿左右,现在是13亿,人口翻了一倍还多,但是因灾死亡的人数,9000人减到了1500人。这就是各级政府重视防汛抗洪工作,把人的安全放在了首位,由于这个原因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 [2006-08-07 15:57:42] |
|
|
|
|
|
|
|
|
[鄂竟平]但是从现在看,尽管我们已经因灾死亡了1231人,但是与历史同期相比,确实减少了人员伤亡。我这里有几个数字:在50年代的时候,每年因洪涝灾害,包括台风,死亡的人口将近9000人。到了70年代,这个数字减到了5700人左右。到了80年代,减到了4300人左右。到了90年代,这个数字减到了3700人左右。本世纪到现在为止,以人为本,把确保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因此这6年时间,平均每年死亡1500人左右。 [2006-08-07 15:57:16] |
|
|
|
|
|
|
|
|
[鄂竟平]关于减少人员伤亡,确保人的生命安全,这两年,特别是今年,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今年到现在为止,因为台风强降雨已经造成了将近65万间房子的倒塌,大家可以想象得出来,都是民房,按正常情况下,每间民房都是有人住的,这65万间倒塌,该有多少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2006-08-07 15:53:52] |
|
|
|
|
|
|
|
|
[鄂竟平]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各级政府都把确保人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按照这样一个总体要求,所以在每次灾害来临之前,各地都有效地转移群众,特别是受威胁区的群众,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 [2006-08-07 15:52:07] |
|
|
|
|
|
|
|
|
[鄂竟平]第三,科学调度。主要是针对工程,比如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当洪水来时,要预先把这些工程调整到最佳状态。比如水库,提前两到三天进行预泄,腾出库容准备迎接可能发生的洪水。正是因为这些工程的作用,今年以来,灾害损失减少的非常明显。 [2006-08-07 15:50:20] |
|
|
|
|
|
|
|
|
[鄂竟平]第二,合力抗灾。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整个抗灾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方面。现在一旦发生灾害,气象、水利、国土、民政、交通等部门,都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来防御灾害,这样的减灾效果是最佳的减灾效果。 [2006-08-07 15:48:21] |
|
|
|
|
|
|
|
|
[鄂竟平]据我们了解,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同样,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比如福建省,省委书记、省长在防御5号台风过程中,三次到指挥部和抗御工作第一线,安排部署防御工作。其它省,比如广东、湖南也这样。正是因为这些党和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部署周密,各个部门能够按照这个部署行动起来,各级政府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才使得整个防御工作中取得明显的成效,最大可能地减少了损失。 [2006-08-07 15:46:11] |
|
|
|
|
|
|
|
|
[鄂竟平]第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部署的周密。比如在今年防御4号、5号台风过程中,党的总书记、政府的总理、主管的副总理都多次作出批示,部署防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温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两次到灾区检查指导工作,慰问灾民。良玉副总理在台风来之前,提前两天三次召开防总紧急办公会,具体部署防御台风,防御引发的强降雨做成的灾害。 [2006-08-07 15:44:31] |
|
|
|
|
|
|
|
|
[鄂竟平]应该说我们国家对抗洪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一般说是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并举。比如今年我们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2006-08-07 15:43:43]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今年我们国家的洪涝灾害很严重,我们都采取了哪些对策措施,请鄂部长介绍一下。 [2006-08-07 15:43:01] |
|
|
|
|
|
|
|
|
[鄂竟平]我应该感谢这些网民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这份爱心。能做的事情很多,主要可以在三方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第一,如果有经济实力,有这个能力,可以通过民政部门捐助钱、物,这样可以非常直接地帮助政府做好救灾工作。第二,可以根据你的可能,给政府提出一些救灾防灾的建议。第三,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希望网民能够学习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宣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以提高公众这方面的意识。我们认为,这些事不光是政府的责任,不光是各级部门的责任,也是广大公众的共同责任。 [2006-08-07 15:41:02]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看到媒体报道,今年灾情很严重,看到很多武警官兵不计个人安危,不知疲倦的营救困在洪水里的老百姓,真是感动。我们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呢?都有哪些渠道? [2006-08-07 15:39:09] |
|
|
|
|
|
|
|
|
[鄂竟平]不论是各级民政部门还是有关部门,都要盯住这“五有”。正是因为我们工作下沉,并且每项工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所以尽管灾很大,但是灾区很平稳。刚才网友特别关心物资也好,救灾经费也好,能不能发到灾民手中,这是我们每次去都注意了解的一个内容。现在的救灾物资、救灾款的发放有很多规矩,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村子里得张榜公布,这个钱、物都给谁了。张三给了多少钱、多少东西,都是张榜公布的。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救灾物资能在最快时间内到达灾民手里,并且保证政府救济的钱物真正能发到老百姓手里。 [2006-08-07 15:37:15] |
|
|
|
|
|
|
|
|
[鄂竟平]第一,一定要有饭吃。第二,要看他有没有水喝。我说的是干净水。第三,在天气冷的时候,有没有衣服穿。经常救灾是在八九月份,那时候很寒冷,有没有衣服穿是一个很重要的救助内容。第四,看有没有屋子住。不管是公共设施还是帐篷,总要有住的地方。第五,有病的,看有没有医生给他看病。 [2006-08-07 15:35:26] |
|
|
|
|
|
|
|
|
[鄂竟平]这几年救灾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到灾区去都在不断调查和分析这方面的工作,得出的结论就是刚才说的这句话。我是这么看的,现在的救灾工作不断的在下沉,不断往基层、往村里、往户里去沉,救灾工作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现在洪涝发生之后已经形成了一套救灾规矩,我们叫“五有”,不论哪级政府到农户家里都要检查这“五有”。 [2006-08-07 15:33:47]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我们十分关心灾区人民的情况,他们过得好吗?请您谈谈灾区居民的安置情况、救灾物资的配备情况,而且如何确保救灾物资和救灾款如数到达灾区人民的手中?谢谢。 [2006-08-07 15:32:49] |
|
|
|
|
|
|
|
|
[鄂竟平]突出体现在:第一,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越来越提前。第二,各项防灾部署越来越周密。第三,防灾减灾措施越来越得当。正是因为这三方面,我认为近几年我们国家对洪涝灾害的防御工作越来越得到加强,水平也不断提高。尽管这几年洪涝灾害很重,但是我去了之后给我的感觉是当地社会很稳定,灾民的情绪也很好,都在积极地参加救灾工作,积极地开展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2006-08-07 15:29:20] |
|
|
|
|
|
|
|
|
[鄂竟平]这些年来,确实经常到灾区去,有时候是台风洪水来之前到有可能受灾的地区去,共同商量做好防御工作。有的时候是灾情发生之后,我们去了解受灾情况,研究救灾。每次洪涝灾害之后,灾区的受灾情况,像我去的地方都是很严重的。我多次去了之后也有一些感受,对于地方来说,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洪涝灾害的防御工作。 [2006-08-07 15:28:14]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您经常去地方上尤其是灾区去指导防灾救灾吗?你看到的各地区的防灾工作做的如何?灾区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灾区的朋友们。如果您再去,请带去我们网友的问候。 [2006-08-07 15:27:20] |
|
|
|
|
|
|
|
|
[鄂竟平]第四,多灾并发。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风、雨、内涝、地质灾害同时出现。正因为有这四个特点,所以今年的灾害明显高于历史同期。 [2006-08-07 15:26:06] |
|
|
|
|
|
|
|
|
[鄂竟平]第三,一些地区重复受灾,比较重的是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重复受灾、反复受灾,特别是福建,已经四次遭受了台风和强降雨袭击。这几个重复受灾省,它们的损失明显重于历史同期。 [2006-08-07 15:25:10] |
|
|
|
|
|
|
|
|
[鄂竟平]第二,山洪灾害,包括山洪滑坡、泥石流,这个灾害损失重,特别是死亡人数偏多。在全部死亡人数1231人中,有1137人是因为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的,占到总数的92%。 [2006-08-07 15:24:35] |
|
|
|
|
|
|
|
|
[鄂竟平]今年洪涝灾害总体说还是比历史同期偏重的,主要是四方面的特点。第一,洪涝灾害中,经济损失比历史同期偏重,但是死亡人口少于历史同期。经济损失已经高达919亿元,历史同期是800亿元左右。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是1231人,历史同期是1800多人。 [2006-08-07 15:23:09]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今年的洪涝灾害又一次引起全国的高度关注,请鄂部长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洪涝灾害的主要特点? [2006-08-07 15:22:40] |
|
|
|
|
|
|
|
|
[鄂竟平]第四,今年入汛以来,洪涝灾害很严重。据我们统计,到到目前为止,全国29个省区直辖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已经高达1.2亿人,受灾耕地将近1.3亿亩,因灾死亡1231人,倒塌房屋6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919亿元。灾害比较重的省是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江苏、广西、贵州等。 [2006-08-07 15:20:55] |
|
|
|
|
|
|
|
|
[鄂竟平]第三,一些中小河流发生了特大洪水。主要是南方的长江支流湘江,珠江的支流北江和独流入海的诏安东溪,这三条河都发生了大洪水。有些河还发生了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比如湘江上游的耒河、广东北江上游的武水都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大洪水。这个洪水过程给两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006-08-07 15:17:12] |
|
|
|
|
|
|
|
|
[鄂竟平]第二,降雨集中,强度很大,降雨范围很广。今年主要的雨区主要集中在江南和华南一带,特别是福建、广东、江西、浙江、广西、湖南等省,都发生了强降雨过程。其中7月13号到18号,这个过程的降雨是今年最大的一次,大于50毫米的笼罩面积累计达到了近90万平方公里,大于300毫米的降雨笼罩面积高达7万平方公里。这个过程还出现了一些局部强降雨记录,比如福建的安溪,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降雨高达811毫米。 [2006-08-07 15:15:21] |
|
|
|
|
|
|
|
|
[鄂竟平]今年的汛情和灾情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台风来的早,强度大,影响范围很广,持续时间很长。一般说,热带气旋初次登陆我国的平均时间是在6月27号左右,今年第一号台风5月18号就在广东登陆。这是广东1949年以来登陆最早的一次台风。这里影响最大的是4号台风,我们叫强热带风暴“碧利斯”,7月12号登陆之后一直到15号才减弱为低气压,深入到内陆的时间长达31个小时,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登陆后时间最长的一次强热带风暴。第5号台风登陆后,影响的范围高达十几个省,范围也是十分广的。 [2006-08-07 15:14:27] |
|
|
|
|
|
|
|
|
[鄂竟平]今年受大陆暖湿气流和台风登陆的共同影响,我们国家的江南、华南部分地区经历了多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今年有五次台风登陆,不论是强风还是带来的强降雨,都给我们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2006-08-07 15:12:35]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请鄂部长介绍一下今年入汛以来发生在我们国家的主要汛情、灾情,主要分布的地区在哪?程度如何? [2006-08-07 15:10:29] |
|
|
|
|
|
|
|
|
[鄂竟平]今天我们来参加访谈活动,对我们来说,一定意义上还要感谢网友的参与,希望听到网友的意见,使我们了解更多的情况,能够得到更多的建议,这对我们国家今后防洪减灾事业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2006-08-07 15:09:22] |
|
|
|
|
|
|
|
|
[鄂竟平]各位网友,非常高兴到这里来和网友共同探讨中国的防汛抗洪大业。中国的洪涝灾害是相当严重的,是我们国家自然灾害中影响和损失最重的一个灾种。因此,它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尽快的提高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各级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来讲,迫切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好的措施和办法,来提高我们国家防汛方面的水平。 [2006-08-07 15:06:47] |
|
|
|
|
|
|
|
|
[主持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防办主任、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正处在主汛期,突发性、大强度、持续性暴雨及其引发的大洪水随时可能发生,台风和山洪灾害也进入多发季节,防汛工作已到了一年一度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将鄂竟平副部长请到中国政府网演播室,就网友关心的我国防汛抗洪的相关话题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鄂副部长。 [2006-08-07 15:05:05] |
|
|
|
|
|
|
|
|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点击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各省份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一些地方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进入7月中旬以来,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台风“格美”影响,一些地区发生严重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6-08-07 15:02:3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