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日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下午15时,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专家吴尊友将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在线访谈。
[网友 天天6543211]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
[齐小秋]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现在看来确实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像吴教授分析的,我们国家的疫情是比较严重的,面比较广,而且已经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了。
第二,现在看来,一些基层的同志,尤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对艾滋病的流行严重程度认识还不足,有些地方甚至盲目乐观,觉得我们这些地方不会有。甚至有了疫情,怕影响当地的经济往来等,他不愿说,这是非常不利于控制的。
第三,公众教育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群众对于艾滋病的正确认识还比较低,现在只是泛泛听说艾滋病的,但还没有真正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根据我们调查,在一般的群众中,一半的群众还不知道握手是不能传染艾滋病,相当多的群众认为握手可以感染艾滋病,光知道艾滋病是一个可怕的病,还不知道怎么预防。所以宣传工作还没有太落实。还有就是在高危人群里的宣传做得还不是很深入,包括暗娼、男男同性恋、静脉吸毒人群,这方面的宣传还不是很到位,干预措施还没有很好落实。
第四,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建立了检测网络,有4000多个检测机构,但是这个网络还不是很健全,而且工作量不是很饱满。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发现艾滋病的发现率,就是我们提出的65万是估计数,实际我们掌握的是在18万,掌握率非常低。相对来说,美国艾滋病的掌握率在75%以上,这样就好采取措施。相对来说,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所以这个对于造成二代传播,就是再进一步传播埋下了隐患。根据资料表明,当你发现他是艾滋病感染者以后,他的高危行为会受到极大的抑制。另外,其他宣教工作、咨询工作、治疗工作都能跟上,就容易控制住,不造成再次传播。
第五,“四免一关怀”这些中央政策在基层有些地方落实的不够平衡,群众还有很多进一步的要求,这是需要我们在下一步重点要加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