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回答了这么多问题,也非常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访谈到此结束。 [2006-12-01 16:56:03] |
|
|
|
|
|
|
|
|
[吴尊友]国家已经对艾滋病的防治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部署,控制艾滋病要依靠法制、依靠科学技术,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广大网友是我们艾滋病防治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所有网民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保护好自己,那你就保护了你的家庭,也就对全社会控制艾滋病做出很重要的贡献。所以希望网民能够掌握了解艾滋病知识,把你知道的传给你的朋友。 [2006-12-01 16:54:53] |
|
|
|
|
|
|
|
|
[齐小秋]上个星期,我们和中央台举办了《健康之路》防治专题直播活动。另外,我们和教育部开展了在学校里宣传艾滋病的活动,和国家计生委举办了和艾滋病有关的一些活动。我们要求全国各地围绕艾滋病日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我们想通过这样一天,更进一步地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防治的关注,了解一些正确的预防艾滋病知识,使我们国家的艾滋病预防工作能够赶在艾滋病流行之前有效地遏制艾滋病,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小康能够起到保障作用。当然,这个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2006-12-01 16:54:14] |
|
|
|
|
|
|
|
|
[齐小秋]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我们国家都有一些大的活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第一项,今天晚上,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办公室、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卫生部、计生委、广电总局等部门,要举办一个世界艾滋病日大型公益晚会,在这个晚会上会有一些形象大使演出一些节目,号召全社会关注艾滋病,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第二项,卫生部和中央电视台“12.1”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晚会,在今天晚上一套播出。第三项,中央党校已经举办了艾滋病文艺演出。第四项,全国妇联和卫生部、国艾办举办了“12.1”关注儿童,奉献真情真意的活动。 [2006-12-01 16:53:50] |
|
|
|
|
|
|
|
|
[主持人]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我们都有哪些活动? [2006-12-01 16:53:21] |
|
|
|
|
|
|
|
|
[齐小秋]一线药物国内可以生产,二线药物是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替换的药物,有些还需要进口。从药物来说,也是下一步预防非常关键的措施。落实“四免一关怀”,首先就有抗病毒治疗的问题。一线药物每人每月需要3000多块钱,二线药物就得上万,甚至是十几万,这是我们承受不了的,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也是艾滋病科研攻关的重点。 [2006-12-01 17:05:02] |
|
|
|
|
|
|
|
|
[吴尊友]关于药物,总体来说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因为研制一种新药要有很大的技术投入和很长的时间。现在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仿制一线的药物,对二线药物,进口手续在办,国内也在积极研制研发,现在我们还没有自己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中草药的研制,有些药物对改善免疫功能确实有效果,有很多药物正在做临床实验。 [2006-12-01 16:52:04] |
|
|
|
|
|
|
|
|
[主持人]我们国家与国际相比,现在治疗艾滋病药物研制情况怎么样? [2006-12-01 16:51:36] |
|
|
|
|
|
|
|
|
[齐小秋]我们想有前车之鉴,如果中国像这些国家感染率这么高,一方面对劳动生产力造成很大危害,另一方面,对社会造成的负担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这是没法想象的一个灾难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中央和各级政府下定决心,要控制住这个疾病。 [2006-12-01 16:50:30] |
|
|
|
|
|
|
|
|
[齐小秋]举个例子,博茨瓦纳25到29岁孕妇感染率达到了55.6%。成人感染率40%。如果成人40%全是艾滋病感染者,最后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可想而知,他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受影响有多大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也认为,艾滋病从全球来说,第二次冲击波已经不在非洲,已经转到亚洲,主要是在印尼、印度、尼日利亚、俄罗斯和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地方。 [2006-12-01 16:49:20] |
|
|
|
|
|
|
|
|
[吴尊友]我们在医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期望寿命,就是婴儿出生以后,一生能活多少岁,我们国家是72岁,非洲在独立之后,80年代大概是60岁左右,由于艾滋病的流行,到了90年代后期,期望寿命减少到十几岁,甚至是二十岁。在严重的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 [2006-12-01 16:47:51] |
|
|
|
|
|
|
|
|
[吴尊友]艾滋病的流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之所以巨大,它和其他传染病不一样,它侵犯了我们这个社会最精华的一个年龄段就是青壮年,青壮年是经济发展的支柱,青壮年是家庭的顶梁柱,青壮年从家里撤出来以后,这个家就塌下来了。在非洲来说,艾滋病的流行,使得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成为很大的问题。 [2006-12-01 16:47:49] |
|
|
|
|
|
|
|
|
[齐小秋]实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对这个也是有争议的,但是从国外情况来看,尤其是泰国,推广安全套使用,使艾滋病的蔓延有所遏制。这几年国内也做了一些试点,尤其在一些地方,比如山西、云南等一些高发地区,做了一些这样的工作,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国务院发布的条例里,把这个措施作为一项专门条款固定下来了,我们和公安也是有配合的。打击卖淫嫖娼和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是没有冲突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会说因为预防艾滋病的一些措施,包括安全套措施而影响打击卖淫嫖娼了。当前重点还是预防控制艾滋病,艾滋病这个病和其他病不一样,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2006-12-01 16:46:47] |
|
|
|
|
|
|
|
|
[吴尊友]曾经有很多争论,有些人把发安全套就认为是认可、默认或者鼓励他们卖淫嫖娼现象。实际上这是两回事,打击卖淫嫖娼是我们国家一直倡导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遏制了卖淫的现象,但是在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灰尘,还是有卖淫嫖娼的现象,只要这种现象存在,它就可能造成艾滋病和性病的传播。在这个人群,就不推广安全套的工作,它也存在。推广安全套工作,不仅仅保护这群群体,同样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卖淫的妇女如果感染性病、艾滋病的话,来找她们的嫖客也有可能被传染上,在每个嫖客的背后都有一个良家妇女,这个群体和整个社会都是相互关联的,这个群体和我们是息息相关的,保护这个群体,不仅是保护他们,也是保护整个社会,这和国家大的方针,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解释这个东西不要跟它对立起来,推广安全套的工作和打击卖淫嫖娼是对立,其实不是。 [2006-12-01 16:44:39]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说,给小姐发安全套,是不是等于鼓励她们的行为? [2006-12-01 16:44:00] |
|
|
|
|
|
|
|
|
[吴尊友]农民工是不是高危人群,要看农民工有没有造成艾滋病传播的行为。一个人是不是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那种行为就不是高危人群。但是有时候很难判断,一个人会不会感染,不取决于他本人,还取决于他的配偶。如果你自己没有危险行为,配偶要有,那你就不安全。所以不能笼统的说。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在流动人口当中发现艾滋病感染的人数也在增加,所以这部分人群要特别引起关注,要关心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知道到哪里去问,到哪里去寻求帮助,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真的有危险行为的话,要早些做检查,一方面可以自己知道,防止把疾病传染给自己的亲人。 [2006-12-01 16:42:39]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农民工是不是高危人群? [2006-12-01 16:42:05] |
|
|
|
|
|
|
|
|
[齐小秋]现在经过批准,全国已经设了320个点,现在治疗的病人已经有27000多人。从现在情况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美沙酮这项工作是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和药品管理部门三家实施管理的,主要是设在卫生系统,有专门的美沙酮门诊,如果自己需要这方面的,可以到当地美沙酮门诊地方去。这不管对控制吸毒还是预防艾滋病,都是有效的。美沙酮当初主要是为了戒毒,现在看来,又有解毒作用,又有控制艾滋病的作用,从香港的情况来看,无论对防病,无论对于社会治安,还是对减少毒品的泛滥,还是有相当好处的。这项工作已经列入到国务院发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里,作为法律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根据有关要求,要重点开展这项工作。 [2006-12-01 16:41:14] |
|
|
|
|
|
|
|
|
[齐小秋]美沙酮实际上是一种麻醉药品,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我们用美沙酮,在国内、国外都是作为麻醉药品管理的,不是能够随便用的。我们用它来替代吸毒的,美沙酮是口服的,这样就避免了毒瘾发作以后进行静脉吸毒,这样它也不用找其他毒品,我们叫药物替代。根据前一段时间的试点情况来看,原来70%的静脉吸毒经过美沙酮疗法,降到了10%以下。同时也发现,当地的毒品消耗量大幅度下降,治安发案率也有下降的趋势,因为他不需要再偷钱或者抢钱买毒品,因为美沙酮还是比较便宜的。 [2006-12-01 16:39:54] |
|
|
|
|
|
|
|
|
[主持人]美沙酮是什么意思?是用较轻的毒品代替较重的毒品吗?卫生部门是怎么推行美沙酮计划的?是强制性的还是自愿的?有哪些人参与了? [2006-12-01 16:39:14] |
|
|
|
|
|
|
|
|
[吴尊友]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是一些特殊的行为造成的,这种特殊行为最关键的,比如性行为和吸毒,这些特殊的行为改变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提出这样一些措施。 [2006-12-01 16:38:27] |
|
|
|
|
|
|
|
|
[齐小秋]艾滋病本身高危行为好多是介于非法和合法之间,比如男男性行为,但是要改变他的行为,完全用立法的形式,用强制的手段,恐怕不行。但是男男性行为,如果通过立法形式,过去我们也有过这样的做法,通过强制的,不让他有这种行为,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也不是成功的做法。只有通过说服教育,让他自己知道,采取一些避免传播艾滋病的措施,这些就叫干预措施。但是要完全改变这种社会现象,恐怕是很难的。在别的病里还没有干预这个说法,这是专门控制艾滋病的一种提法。 [2006-12-01 16:36:34] |
|
|
|
|
|
|
|
|
[齐小秋]干预就是改变他的一些不良高危行为,行为改变通过什么措施呢?当然有一些干预措施。咨询、宣教是一个。还有就是美沙酮的替代疗法,这也是干预措施。总的来说,是这样一类,改变他的高危行为。实在有一些高危行为,比如说性行为,如果有多性伴,就要使用安全套。使用安全套也算是一种干预行为。干预就是改变他现在容易感染上艾滋病的一些措施。 [2006-12-01 16:27:03]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卫生部门做了哪些干预工作?有什么效果? [2006-12-01 16:25:52] |
|
|
|
|
|
|
|
|
[吴尊友]中医中药是中国医学里非常宝贵的资源,在艾滋病医治方面也在积极探索,现在有40多种药进行探索它的效果。其中有一种药已经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现在观察来看,中药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使他的免疫功能恢复,提升免疫细胞的数量。有些中药服了以后可以减轻毒副作用,让病人感觉很好。因为病人的症状是自我感觉的,中药吃了以后,很多症状就缓解了。国内好多机构还在积极探索开发新的中草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2006-12-01 16:22:19] |
|
|
|
|
|
|
|
|
[主持人]中医中药在治疗艾滋病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006-12-01 16:21:45] |
|
|
|
|
|
|
|
|
[齐小秋]儿童抗病毒治疗已经覆盖了14个省,儿童治疗药物和成人不一样,难度相对比较大。另外在关怀艾滋病遗孤、艾滋病感染儿童,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妇联、民政部门、地方政府等都做了很多工作,使艾滋病孤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006-12-01 16:20:25] |
|
|
|
|
|
|
|
|
[齐小秋]母婴阻断试点工作已经推广28个省217个县,到今年6月底,我们已经有183万个孕产妇接受了保健服务,其中77%接受了艾滋病的相关咨询,74%的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的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有1121个,检出率是0.11%。说明艾滋病现在正在扩散到正常人群。在发现的艾滋病孕妇里,绝大部分采取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阻断,给分娩的婴儿服用艾滋病药物占80%,90%的婴儿生下来以后,她母亲有艾滋病,一般都采用人工喂养。如果没有母婴阻断,25%的婴儿将会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阻断以后,可以降低到10%以下。 [2006-12-01 16:18:41] |
|
|
|
|
|
|
|
|
[齐小秋]从自愿咨询检测方面来说,我们今年扩大了检测,每年差不多有八九十万,今年上半年就检测了87万,发现阳性者9000多例,也是通过自愿检测扩大了检测范围。 [2006-12-01 16:18:12] |
|
|
|
|
|
|
|
|
[齐小秋]“四免一关怀”从抗病毒治疗来说,全国已经覆盖了31个省,276个地市,862个县区。现在已经累计治疗病人28000多,估计到年底会有3万左右。现在中医药治疗也在逐步扩大,已经累计治疗6000多人。 [2006-12-01 16:17:41] |
|
|
|
|
|
|
|
|
[网友 保障有力]2004年出台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情况如何? [2006-12-01 16:15:40] |
|
|
|
|
|
|
|
|
[吴尊友]我第一次见到艾滋病感染者,当时我很震惊。我学医学了5年,又做了3年研究生,又在一个省里工作了3年。我第一次见到艾滋病感染者很惊讶,我是在洛杉矶见到的,她是一个30多岁的女的,给我们上课。我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碰撞,我觉得艾滋病是很可怕的,怎么站在我眼前的人这么健康,脸色非常健康,白里透红,和我想象的艾滋病人相差太大了。所以艾滋病人没有什么可怕,和我们正常人一样。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没有见到艾滋病感染者时很害怕,和他们接触以后也没有什么。 [2006-12-01 16:15:35] |
|
|
|
|
|
|
|
|
[主持人]您接触的艾滋病人是什么样的状态?需要社会怎么对待他们? [2006-12-01 16:14:50] |
|
|
|
|
|
|
|
|
[吴尊友]所以艾滋病传播并不那么容易,所以我们日常生活接触没有关系,和感染者接触也好,病人接触也好,都不会造成艾滋病的感染。我们怎么对待他们呢?就像平常一样,不能歧视,不能恐惧,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和感染者打扰很多年了。我在洛杉矶期间,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有50%感染艾滋病。我们现在合作的人,包括项目负责人,就有艾滋病感染。所以我们在一起工作一点儿都不感到特别。我们到基层,和感染者在一起谈话、吃饭,像我们的总书记和总理都和病人握手,还有一些著名影星、歌星,比如濮存昕、彭丽媛他们到病人家里包饺子,和他们一起吃,都没有事。 [2006-12-01 16:13:09] |
|
|
|
|
|
|
|
|
[吴尊友]艾滋病是传染性疾病,这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不一样,它不会通过呼吸道传播,它也不是经过消化道传播,我们一起吃喝也不会传播。它也不会通过昆虫媒介传播。我们讲艾滋病传播是三条途径: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这三个传播途径里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就是感染艾滋病人,它的体液或者血液必须进入到另外一个没有感染者的身体里面,这样才可以造成传播。 [2006-12-01 16:12:25] |
|
|
|
|
|
|
|
|
[主持人]有网友问,在社会上怎么和艾滋病病人相处?应该怀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要注意的?现在有什么误区?社会能够为艾滋病人做些什么? [2006-12-01 16:12:14] |
|
|
|
|
|
|
|
|
[吴尊友]对于高危人群,2004年卫生部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队,这个工作队就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思维和工作方式,要适应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对他们开展工作。从这么多年做的工作来看,能够接触到他们,而且能够把他们组织起来。在这些群体当中找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把他们学习到的东西在同伴之间形成影响,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2006-12-01 16:11:03] |
|
|
|
|
|
|
|
|
[吴尊友]我们讲高危人群,一说以后好象很神秘。实际上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在工作中有很多方式接触到他们,比如吸毒的,我们可以通过在戒毒所认识他们以后,在社区里面再去找到吸毒的。对于男男性行为的人群,他们有一些活动场所,到这些场所去就可以和他们接触。 [2006-12-01 16:10:20] |
|
|
|
|
|
|
|
|
[主持人]怎么界定高危人群?如果跟他接触过怎么办? [2006-12-01 16:07:36] |
|
|
|
|
|
|
|
|
[齐小秋]第五,充分发挥非官方组织的作用。我们知道艾滋病高危人群主要是一些暗娼、多性伴、吸毒人群、男同性恋等,宣传教育、干预措施不容易接触到,但是作为非官方组织,它有这个便利条件,所以我们现在也采取了这样一些做法。在国外来说,利用非官方组织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它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比较起来,难度更大,面涉及的更广,不是说单独某一项措施就能解决问题,当前它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预防,而且又是和人的行为有关的疾病,所以要动员方方面面,特别是像总书记在几年前也有过明确的批示,他也提到了,各级党委要提高认识,要动员全社会,要求我们从教育入手。所以只要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全国上下努力,对预防控制艾滋病是有所作为的。 [2006-12-01 16:05:10] |
|
|
|
|
|
|
|
|
[齐小秋]第四,突出重点,科学防治。对一些重点人群,比如农村流动人口等,要做一些工作。还要加强防治艾滋病的科学性,包括中医中药,我们已经在一些疫区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现在已经有6000多人接受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下一步要进一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2006-12-01 16:04:21] |
|
|
|
|
|
|
|
|
[齐小秋]其次,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加强宣传,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宣传,还有就是对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的宣传,还要进行一些其他干预措施,包括美沙酮等干预措施。第三,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这个政策如果做得好,能够有助于把疫情控制住,整体体现了我们国家对预防艾滋病的最基本的政策。 [2006-12-01 16:03:19] |
|
|
|
|
|
|
|
|
[齐小秋]刚才提到下一步的工作要求,总的目标,到2010年,感染者要控制在150万以下。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加强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视,中央政府是非常重视这一块的,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都有明确的指示,所以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要全面贯彻国务院今年出台的艾滋病防治条例,这个条例里把各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责任都说得比较清楚,要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去,要统一考虑。 [2006-12-01 16:03:00] |
|
|
|
|
|
|
|
|
[齐小秋]第五,“四免一关怀”这些中央政策在基层有些地方落实的不够平衡,群众还有很多进一步的要求,这是需要我们在下一步重点要加强的。 [2006-12-01 16:01:18] |
|
|
|
|
|
|
|
|
[齐小秋]第四,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建立了检测网络,有4000多个检测机构,但是这个网络还不是很健全,而且工作量不是很饱满。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发现艾滋病的发现率,就是我们提出的65万是估计数,实际我们掌握的是在18万,掌握率非常低。相对来说,美国艾滋病的掌握率在75%以上,这样就好采取措施。相对来说,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所以这个对于造成二代传播,就是再进一步传播埋下了隐患。根据资料表明,当你发现他是艾滋病感染者以后,他的高危行为会受到极大的抑制。另外,其他宣教工作、咨询工作、治疗工作都能跟上,就容易控制住,不造成再次传播。 [2006-12-01 16:00:03] |
|
|
|
|
|
|
|
|
[齐小秋]第三,公众教育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群众对于艾滋病的正确认识还比较低,现在只是泛泛听说艾滋病的,但还没有真正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根据我们调查,在一般的群众中,一半的群众还不知道握手是不能传染艾滋病,相当多的群众认为握手可以感染艾滋病,光知道艾滋病是一个可怕的病,还不知道怎么预防。所以宣传工作还没有太落实。还有就是在高危人群里的宣传做得还不是很深入,包括暗娼、男男同性恋、静脉吸毒人群,这方面的宣传还不是很到位,干预措施还没有很好落实。 [2006-12-01 15:58:31] |
|
|
|
|
|
|
|
|
[齐小秋]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现在看来确实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像吴教授分析的,我们国家的疫情是比较严重的,面比较广,而且已经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了。第二,现在看来,一些基层的同志,尤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对艾滋病的流行严重程度认识还不足,有些地方甚至盲目乐观,觉得我们这些地方不会有。甚至有了疫情,怕影响当地的经济往来等,他不愿说,这是非常不利于控制的。 [2006-12-01 15:58:24] |
|
|
|
|
|
|
|
|
[网友 天天6543211]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 [2006-12-01 15:57:09] |
|
|
|
|
|
|
|
|
[吴尊友]新感染者平均每天有190人左右,49.6%的感染者是通过性途径造成的,48.3%是通过共用注射器造成的,性途径已经超过了供用注射器传播量。性途径传播,一种是通过夫妻性生活传染给配偶。一种是多性伴的性关系。还有一种就是男男性行为造成的。这两个控制起来难度都比较大,在政府的推动部署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开展针对这些方面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提高它的覆盖面,这样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2006-12-01 15:56:28] |
|
|
|
|
|
|
|
|
[吴尊友]我们国家艾滋病的流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一个流行峰,政府采取措施以后,一下子把流行峰打下去了,那个时候主要是单采浆污染,目前,基本上杜绝了采供血造成艾滋病传播。现在面临艾滋病进一步蔓延扩散主要是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性途径,一种是通过静脉吸毒,共用静脉注射器造成感染。 [2006-12-01 15:53:46] |
|
|
|
|
|
|
|
|
[主持人]我国的艾滋病呈现什么样的流行趋势? [2006-12-01 15:53:07] |
|
|
|
|
|
|
|
|
[吴尊友]感染的人没有症状,你检查出来以后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你检查出来得到治疗就起到预防的作用了。治疗以后病毒量很低,低到那样的水平,我们现在检测技术查不出来,并不是说病毒从你体内清除了。 [2006-12-01 15:51:34] |
|
|
|
|
|
|
|
|
[齐小秋]关于治疗问题,现在还没有能够彻底有效的把艾滋病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消除的药。但是现在利用药物控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减轻艾滋病病毒对人的攻击。所以早发现的感染者早治疗,能够极大的挽救生命,延长寿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现在加强检测工作,使高危人群积极进行检测。如果能够早发现,可以及早进行合理的治疗,这样就可以延长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现对于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2006-12-01 15:50:22] |
|
|
|
|
|
|
|
|
[吴尊友]我们国家1989年的感染者,到现在也有存活者。是不是永远不发病,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大部分人如果不治疗的话,都会出现临床症状。 [2006-12-01 15:49:21] |
|
|
|
|
|
|
|
|
[吴尊友]如果感染这种病,什么都不做,一般来说8—10年会出现症状,出现症状以后还没有得到治疗,一般来说,两年以内会死亡。随着抗病毒药物的问世,这些情况都变了,病人服药以后,很长时间不一定发病,即使发病服药以后可以减轻症状。艾滋病最早是1981年,到现在20多年了,从存活的感染者来说,1981年感染的,到现在还活着的,有这样的病人。 [2006-12-01 15:48:44] |
|
|
|
|
|
|
|
|
[主持人]感染这种病以后大概能活多长时间? [2006-12-01 15:47:56] |
|
|
|
|
|
|
|
|
[吴尊友]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来说,品种越来越多,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毒副作用越来越小,服药越来越简单。所以我们看到,艾滋病的治疗非常有希望就会变成像高血压一样,所以对艾滋病的治疗来说,希望看好,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种不再可怕的慢性病和可以控制的疾病。 [2006-12-01 15:46:43] |
|
|
|
|
|
|
|
|
[主持人]网友问,艾滋病是不是真的无药可治? [2006-12-01 15:45:23] |
|
|
|
|
|
|
|
|
[齐小秋]第十一,国务院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在防治条例里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规定了艾滋病感染者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同时,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包括安全套的使用等,极大的推动了我们的工作。 [2006-12-01 15:44:05] |
|
|
|
|
|
|
|
|
[齐小秋]第九,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比如中央防治艾滋病经费从2003年的3.9亿提高到2006年8.5个亿。第十,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我们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和其他一些友好国家开展了合作。 [2006-12-01 15:43:12] |
|
|
|
|
|
|
|
|
[齐小秋]第七,推广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全国建立了320个美沙酮门诊,累计治疗病人27000多人。第八,我们在全国建立了127个综合防治示范区,就是疫情比较高发的重点地区建立了127个示范区,覆盖了8000万人口,在这里加强一些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6-12-01 15:40:34] |
|
|
|
|
|
|
|
|
[齐小秋]第五,加强了疫情的监测。现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监测网络,加大监测的力度,发现感染者,才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第六,推广了安全套的使用。安全套的使用对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 [2006-12-01 15:39:01] |
|
|
|
|
|
|
|
|
[齐小秋]第二,近几年来,我们严厉打击非法供血活动,积极倡导无偿献血活动,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1998年22%上升到去年的95%。第三,国家制定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抗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检测,包括艾滋病孤儿免费上学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第四,加强了宣传教育,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大学,对于妇女和年轻人,另外还加强了对流动人口农民工的宣传教育,以及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利用社会知名人士参与这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6-12-01 15:38:23] |
|
|
|
|
|
|
|
|
[齐小秋]应该说对于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我们国家做了很多工作,由于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一下。一方面,从整个政府来说,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同志近几年来也分别看望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另外,国务院也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吴仪副总理是主任,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领导组织体系。 [2006-12-01 15:31:59] |
|
|
|
|
|
|
|
|
[网友 mrrosycc]为什么我国艾滋病蔓延势头发展很猛?政府还有哪些措施?我国艾滋病防治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有什么计划? [2006-12-01 15:30:41] |
|
|
|
|
|
|
|
|
[吴尊友]这种说法应该说是准确的。在传染病的控制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和医学界都有一个定义,特别是像艾滋病的流行,它首先集中在一些所谓的高危险人群当中感染,比如男男同性恋、吸毒、有多性伴的卖淫妇女。当这个人群感染率达到5%的时候就有预警了,就开始向一般人群蔓延扩散。所以说这样一个界定是准确的。 [2006-12-01 15:28:40] |
|
|
|
|
|
|
|
|
[主持人]中国艾滋病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规模扩散的临界点,这种说法准不准确?有这么严重吗? [2006-12-01 15:28:34] |
|
|
|
|
|
|
|
|
[吴尊友]感染者和病人的区别,一个是有症状,一个是没有症状,感染者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我们实验室化验可以化验出抗体,代表他感染了,其他和别人一模一样。比如美国的篮球明星魔术师约翰逊,1991年被查出有艾滋病,但他1992年带领美国梦之队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还赢得了冠军。病人就是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者。这种临床症状由于早期不典型,容易被误诊,到后期免疫力出现衰竭的时候,出现多种临床症状,主要是感染症状,比如呼吸道感染、肿瘤、皮肤感染等。 [2006-12-01 15:26:42] |
|
|
|
|
|
|
|
|
[吴尊友]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主要是侵犯我们的免疫系统。这种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很不一样,感染艾滋病以后没有症状,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传播起来也不知道。换句话说,它的传播是静悄悄的,不像禽流感、非典或者甲型肝炎,它来的时候能感觉到,暴风骤雨。而艾滋病是静悄悄的,它从潜伏期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是8—10年,所以很多人感染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的,不知道被谁传播的,这也是我们防治工作遇到的和其他传染病不一样的地方。 [2006-12-01 15:24:52] |
|
|
|
|
|
|
|
|
[主持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感染者和病人区别是什么? [2006-12-01 15:23:25] |
|
|
|
|
|
|
|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专家吴尊友]关于疫情的情况,去年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对中国疫情做了全面的评估,我国现有艾滋病感染者有65万人,艾滋病病人有7.5万。实际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总共是183733。与前几年相比,发现的比例明显提高,在2003年以前,我们国家检测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只占到实际感染者的8%左右,2004年、2005年卫生部采取重拳出击,开展大规模的艾滋病检测工作,鼓励一些有高危行为的,包括以前卖血的、吸毒的参与检测,现在已经增加到25%左右,对艾滋病整个疫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2006-12-01 15:19:31] |
|
|
|
|
|
|
|
|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我们国家艾滋病发生第一例是1985年的6月份,在这之后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现在处在持续增长的时期。目前疫情正从高危险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所以现在也是我们国家防治艾滋病疫情的关键时刻。当然,现在疫情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我想具体情况请吴教授作介绍。 [2006-12-01 15:18:22] |
|
|
|
|
|
|
|
|
[网友]目前患有此病和感染这种病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2006-12-01 15:16:20] |
|
|
|
|
|
|
|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共同来关注艾滋病的话题。长期以来在许多普通百姓的眼中,艾滋病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然而,卫生部近日通报的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表明: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增加,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那么,现在蔓延到了什么程度?我国下一步有怎样的应对措施?老百姓如何远离艾滋病?我们又该如何与艾滋病人相处?网友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话题发出了很多疑问。今天,我们请到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专家吴尊友来到演播室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二位。我们现在回答网友的问题。 [2006-12-01 15:00:0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