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2日   来源:建设部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取得了较快发展。常规公交稳步发展。截止2005年,全国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达31.09 万辆,比2000年末增长37.6%;乘客总量467.19亿人次,比2000年末增长36.99%;公共汽、电车线网总长度158722公里,比2000年末增长65.97%。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南京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达440多公里,在建轨道交通项目里程达400余公里,近期规划建设1300余公里。北京、济南、杭州等城市开始已开始规划建设一批快速公共汽车系统(BRT)工程项目。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城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上滞后,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优先公交发展是城市健康发展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决策部署。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建设部汪光焘部长提交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汇报》上做出重要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曾培炎副总理批示:建设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各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国务院领导的批示指明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也是指导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工作纲领。

    2004年3月,建设部下发《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建城[2004]38号),提出了我国近期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务、目标和相关意见。同年5月,建设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全面系统总结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有关工作,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做出部署。

    200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六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号),从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公共交通运营结构,保障公共交通的道路优先使用权,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改革,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等八个方面提出共二十二条政策意见,这是有关发展公共交通的一个全面系统的文件。

    2006年12月,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进一步明确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定位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有关经济政策,并召开了首次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也即第二次全国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贯彻落实国办[2005]46号文件、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并表彰了一批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方面工作突出的城市、企业 、线路和个人,推出了北京、天津、上海、沈阳、济南、杭州、合肥、郑州、贵阳、深圳、常州等11个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有关部署,制定了有关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从提高认识、做好规划、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积极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湖北、江西、青海、江苏、贵州、甘肃、山东、辽宁等省政府出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方案,提出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的具体措施,制定了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目标和政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审议市政府办理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议案,明确提出给予“四优先”的发展政策——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和财税扶持优先,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各项优先政策措施的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加快,硬件环境得到改善。深圳市建成了罗湖综合交通枢纽,集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长途客车、铁路、海关口岸为一体。全国共200多个城市设置了公交优先车道或专用车道。城市公共交通的车辆更新也进一步加快,节能环保和更加舒适的车辆逐步充实到运营服务中,老旧和污染环境的车辆正逐步退出公交运营。公交企业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江苏省90%以上的公交线路实行了“无人售票制”和“乘车一票制”,大部分省辖市和部分县级市推行了公交IC卡,部分城市还实现了公交IC卡异地互通。到2006年7月,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106个城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公交IC卡应用系统。北京、重庆、济南、常州等城市初步建成公交智能调度和信息服务系统。部分城市开通了小区巴士,在城市支路上布设公交线路,扩大了公交线网的覆盖,方便了群众出行。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已经明确,下一步,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贯彻落实。首先,要加强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评估。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国办发[2005]46号文件的要求,加强对各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评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推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各项措施的落实。第二,研究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以城市公共交通为核心,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第三,积极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2007年9月16日至22日,建设部将组织开展首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全面动员,广泛宣传,激发社会各界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支持,提倡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使绿色交通理念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共识。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战略思想已深入人心,但是也要看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支持地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各项工作,共同推进优先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