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于2006年12月4日发布,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经济政策。2006年12月27日上午,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李东序将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在线访谈。
[主持人]网民问:以前听说有"公交优先"即"老百姓优先"的说法,请问,能说具体点否?我们老百姓都能得到哪些实惠呀?还有网民问:《意见》将使老百姓在交通出行方面受到哪些实惠?
[李东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能不能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大家对这方面还存有疑虑。网民朋友讲得非常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一种理念提出来,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国外,在我们中国,学术界、理论界,全社会很早就提出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问题。
但我认为真正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一个政府的战略决策,作为一个社会的共识,作为解决城市交通的一个正确选择,应该是近几年,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作为政府正式提出或者有文件来指导,准确讲则是在2004年3月份,建设部发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文件,从国家层面,作为一项政策和措施来推动的。
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大意义,我前面已经讲了。但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能不能最终解决交通问题,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坚定不移的,是不用质疑的。国外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我还特别讲了一句话,和我们的人民群众有一个道理要讲清楚。就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伴随着城镇化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任务,它绝不是建设部发一个文件就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这么简单的话,那就早解决了。
对这个问题,我想应该这样看。第一,城市交通问题到今天已经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了,这是一个历史积累的问题,不能说积重难返,至少是历史上积到今天,这个疙瘩是很大的一个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个矛盾和问题,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马上就立竿见影。但是我们坚持不懈的长期做下去,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包括软件管理,就是城市的交通组织、城市的交通管理、市民的参与、城市交通的合理引导。同时,它还包括很多硬件建设。比如说城市道路的设计、城市道路设施的完善情况,有一些城市的道路不完善,交通组织也有困难。
有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只能向地下空间发展,地铁的发展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它不仅投资大,大约一公里需要5-6亿人民币,而且它的建设速度是一个很长的周期。北京到现在,发展这么多年了,北京地铁才只有114公里。全国地铁到现在通车的有10个城市440公里。中国全部城市加起来,地铁的通车里程还没有英国伦敦市一个城市多。
同时,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组织,我坐公交下来要转乘,交通枢纽的组织和连接也需要很好的设计、建设和完善。因此,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仅仅买几部车放到路上,就马上可以跑起来的。整个城市交通的改善,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第一,大家要有信心,这个目标选择、这个方向我们看准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家共同努力,坚定不移的往前推、往前抓。同时我们还要有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解决交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看有些网民说,北京喊了多年的口号,他自己感觉没有明显的改善。
在这里我给北京市讲几句话,北京是一个特大城市,而且北京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城市,北京城镇化发展比较快,从一定程度上讲,北京的今天就是全国其他城市发展的明天,但是北京的今天,事实上也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的昨天。所以认真研究北京交通的现状,对推动全国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应该讲,这几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了非常大的气力,来抓公共交通的发展。北京采取了一些,比如优化线路,调整票制,加大投入,四个“优先”等措施,应该说是力度前所未有。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北京交通拥堵已经有了初步改善。大家回想一下,2002年、2003年期间,北京堵得非常严重,这几年初步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