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交往>> 民间交往
 
 
汉城中国文化中心第一期书法班课程进展顺利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7月20日   来源:文化部外联局网站

叶欣老师正在给学生们示范如何临帖

叶欣老师正在给学员们讲授各种笔法

  7月3日,汉城中国文化中心第一期书法班正式开课,共有16名当地书法爱好者参与了该课程的学习。书法班为期六周,每周日上午10:00至12:00上课,课程内容主要有书法基础,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欣赏,书法创作,创作与美学,临帖与转换,章法与款式等。

  此次课程文化中心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叶欣出任书法班讲师,叶欣从5岁起跟从外祖父霍安荣(“沈阳书法四老”之一)学习书法,1985年至1991年由国家教委保送留学朝鲜平壤金策工业综合大学学习有色冶金,幼年时期曾多次获得全国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在平壤留学期间策划并主办5届“中朝友谊书画作品展”,1996年在韩国创立了韩国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至今策划并举办了9届“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和 “中韩书法交流展”,曾多次参加中韩两国以及世界书法作品展。他目前积极从事中韩两国书法交流事业,还担任《中国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艺术委员兼组织委员,《中国书法全集·韩国卷》特约编辑,韩国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汉城中国文化中心的书法班招生通知一经在中心布告栏和网站上公布以后,前来咨询报名的当地国民就络绎不绝,16个名额很快就报满了,学员当中有公务员、公司经理、大学生、电脑设计人员、退休老人等。年龄最大的学员75岁,这位已经退休的老人带着韩国老年人协会的4位会员一起来学习,他告诉工作人员:“我们一直期待着中国文化中心能开设书法班,学习中国书法是我最大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这几位老人由于不会上网,担心报不上名,报名当天一早,他们就等候在文化中心门口,令人感动不已。

  目前书法班已经开始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叶欣老师韩国语流利,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学员们系统介绍了中国书法知识。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四大要素到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草书的演示,让学员们领悟了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文化中心还为每位学员们提供了笔、墨、纸、砚,学员们在课堂上边学边练。

  在两周的课程结束后,文化中心对学员们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关于“您为何要学习中国书法”的问题,一位来自希杰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样回答:“学习书法在韩国一直被认为是有修养人士陶冶情操的必要过程,我想不光是管理层,普通职员也应该接受这样有益的艺术教育”。还有一位从事电脑美术设计的学员这样回答:“通过对中国书法的学习,无疑能提高我的审美能力,对我的创作有很大帮助。”

  书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门具有独特形式的艺术,是东方艺术中历史最悠久的艺术。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在深受汉文化影响的韩国,在韩字创造出来以前,人们一直使用汉字,直至1443年世宗大王发明了韩文以后,汉字仍然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现在韩国一年一度举办汉字能力考试,考试成绩被很多大公司列为录用人员的标准之一。书法在韩国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书法家们通过艰辛的努力,开发出了韩字书法,使书法艺术产生了更多样的表现形式。一直以来,中韩两国书法交流密切,两国艺术家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同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努力。

  中国文化中心书法班的开设为韩国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窗口,同时也为中韩书法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孔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