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美国农业部副部长任筑山及两国部委官员、农业六大合作领域的10余位专家、著名企业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自2002年中美双方签署《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议定书》以来,两国在农业生物技术、自然资源管理、奶制品生产、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节水农业技术六个重点领域开展了一系统富有成效的合作。科技部与美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合作,依托国内科研机构建立了多个中美联合研究中心,启动了一批农业合作研究项目和技术转让项目,开展了种质资源交换工作。此外,双方还联合召开了一系统政策和学术研讨会。
会议回顾了自2003年7月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①建立四个联合研发中心的协议已经定稿。即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心”、“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中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小麦品质及病理学中心”,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农产品加工联合研究中心”,以及促进植物遗传资源交换的协议。②举办学术论坛卓有成效。2004年7月19 - 21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中美农产品加工高层论坛”,2005年9月21-24日在北京举办的“中美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高层论坛”,2005年9月底在美国召开的“中美作物基因组学研讨会”。③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在中国杨凌西北农林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两个为期三周的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模型培训班,在其他领域还举办了多个小型技术研讨会和报告会。④科学家互访活跃。在六个领域方面实现经常性的人员互访,就具体合作项目进行沟通交流,来访达60多人次。⑤项目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新型环保大豆油脂浸出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联合研发用于农产品加工的红外技术等。⑥人才培养方面进展顺利。农产品加工领域已派出1名博士生赴美。落实了2004年度Cochran奖学金的人员,共挑选8名博士生即将赴美深造。
会议对中美各联合研发中心的实质性推进及运行机制、2006年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和科学家交流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还落实了Cochran奖学金获得者赴美深造、联合培养博士生事宜。
会后,双方举行了签字仪式,李学勇副部长、任筑山副部长分别代表中国科技部和美国农业部签署了美利坚合众国农业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农业科技合作议定书的五个附件,其中包括建立中美农产品联合加工中心、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心、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中心、小麦品质及病理学中心等。五个附件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向着实质性进展迈进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