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交往>> 国际合作
 
 
"中国-瑞典鄂尔多斯生态卫生城镇"项目顺利实施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3日   来源:环保总局网站

    2003年,由瑞典国际开发署(SIDA)资助,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院(SEI)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中国—瑞典鄂尔多斯生态卫生城镇项目”协议,协议计划在东胜区天骄街道办事处郝兆奎小区建设居住2005户居民的生态卫生城镇。该项目继续采用“生态卫生方法”,把中国传统的农村粪便再利用的思路用于现代化城镇中,并形成一定规模,目标是要在一个小城镇范围内,把家庭产生的所有废弃物采用“生态卫生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资源化,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这个研究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尚属空白。它的意义在于一是节能,生态卫生系统是改变了常规的水冲式改为干式厕所,经过测算,每人每天节约三分之一的用水量,这在我们干旱缺水地区的西部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二是环保,在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功能来说,打破了常规的末端治理,成为源头治理,不向环境直排,所以非常的环保;三是经济实用,从我们城市基础设施看,减少了污水处理的负荷和城市污水管网的投入,减轻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压力,小区房屋平均造价1300元,可解决部分东胜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难问题。

    在前不久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新村镇建设这一目标,“中国---瑞典鄂尔多斯生态卫生城镇”项目在中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一期已接近尾声。这个项目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进行的生态卫生研究项目中规模最大,内容比较综合,进展比较顺利的项目,国际上对此给予很大的关注,该项目指导委员会计划到2007年项目结束时在东胜区举行一次国际生态卫生大会和现场展览,届时将有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800多位专家参会。为此,项目瑞方聘请高级顾问,原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高级工程师朱强先生,致信温家宝总理,介绍该项目在鄂尔多斯东胜区实施情况及深远意义,受到了温总理的高度重视,曾培炎副总理做了重要批示,并责成国家环保总局和建设部关注此事。重视、支持项目的研发,总结经验向全国推行,内蒙古自治区郝益东副主席也亲自过问此事,并要求一定要筹备好2007年的世界生态卫生大会。通过中瑞双方的共同努力,该项目必将成为世界新型生态卫生城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