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德拉巴(印度)5月4日电(记者肖成林 李保东 傅双琪)第九届东盟与中日韩(简称“10+3”)财长会议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会议强调继续加强区域经济和财金合作,以促进地区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与会13国财长们就区域经济和财金动态与政策交流了意见,审议了包括清迈倡议、亚洲债券市场倡议、“10+3”研究小组在内的区域财金合作进程的进展,并探讨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合作的途径。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出席了会议。
会上,财长们重申,各国在2006年要继续实施适当的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不断深化结构改革,以应对来自区域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区域内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财长们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东亚经济增长势头持续强劲,2006年区域经济增长前景乐观。但是,本地区经济还面临着一些风险,包括油价持续高企、全球不平衡加剧、全球利率上调和禽流感可能大规模暴发的负面影响。
声明说,本地区经济互相依存度不断增加,金融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为实现东亚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国实施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和加快经济结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方面的合作,应对上述潜在风险。尤其是鉴于目前油价高企的情况,供需双方要迅速采取措施来稳定油市,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应加强对话,改善石油市场的信息和透明度。
会议表示要加强东亚财金合作,坚持清迈倡议的两个核心目标,即应对本区域短期流动性困难和补充现有国际金融安排的不足。会议还通过了启动货币互换的集体决策机制。(完)
金人庆说中国愿与东盟及韩日共同努力促进亚洲繁荣
新华社海德拉巴(印度)5月4日电(记者李保东 傅双琪)正在这里出席第九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会议的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4日表示,中国愿意与“10+3”其他国家一起努力,促进整个亚洲的繁荣与发展。
金人庆在当天举行的第九届“10+3”财长会议上介绍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他强调中国将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不断提高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同时,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宏观调控政策总体稳定,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财税改革,认真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保持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
针对东亚区域财金合作问题,金人庆说,东亚各国应进一步增强互相信任,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着眼长远发展,扎实推进东亚财金合作。各国应进一步加强经济政策对话与发展经验交流,加大对区域内重大财金问题的研究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和私人部门在推进区域财金合作中的作用。东亚各国应继续加强合作,在全球经济事务中进一步加强协商,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全球和区域挑战。
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金人庆表示,中国对汇率问题的立场始终如一,将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有利于中国经济、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去年7月进行的汇率改革已经显示了中国在汇率问题上负责任的态度。
他说:“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增强人民币的市场弹性。中国始终追求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没有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目前的汇率水平基本代表了我们的国际收支情况。”
金人庆强调,中国愿意本着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其他国家协商解决国际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但是绝对不会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走”。
金人庆正在这里参加第39届亚洲开发银行年会,4日他还会见了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他表示,中印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是合作的空间也很大,两国商人到对方国家开拓市场的机会很多,印度也对中印经济合作表现了积极开放的态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