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是历史潮流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关呈远在中欧峰会前夕谈中欧关系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24日电(记者袁炳忠 潘革平)在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即将于28日在北京举行之际,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关呈远大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会晤必将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是历史潮流。
关呈远说,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始于1998年,如今已成为中欧双方最高领导层相互接触、增进共识、减少分歧、扩大互信、推动合作的重要机制。这次会晤将回顾过去10年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同时将从战略高度为未来10年发展作出规划。
关呈远说,目前中欧双方联系密切,成果丰硕。从政治上看,双方对一年一度的领导人定期会晤十分重视。双方对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进行了精心准备。双方高层互访增加,对话越来越深入。双方认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加强协调,深入磋商,推进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发展和繁荣的目标而共同努力,这符合双方利益。
与此同时,中欧各领域的合作发展顺利。关呈远说,今年中欧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达到3400亿美元。在科技合作方面,中欧在伽利略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以及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2007年-2013年)方面合作非常顺利。双方在信息、能源和中医药等方面的科研合作以及相互参与也非常活跃。刚刚结束的“中欧科技年”大大提高了中欧今后科技合作的兴趣与信心。双方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中欧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其合作成果必然会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此外,在环保、能源安全及气候变化等领域,中欧也展开了密切的磋商与合作。在人员交流方面,自从中欧互为旅游目的地协议正式实施后,每年中国到欧洲旅游的人数达100万人次,欧洲去中国旅游的人数达300万人次,这对促进中欧双方的相互了解十分有利。
关呈远同时坦承,中欧关系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中国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问题上没有任何退让余地,这些核心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在对华军售解禁以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希望欧方信守承诺,尽快加以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得越早,对于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越有利。
关呈远说,欧方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等方面。中方认为,这些问题需要双方本着理性、务实的态度加以解决。中国对欧贸易顺差不像欧方说的那样大,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并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贸易顺差问题。中方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态度是严肃、认真和十分重视的,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并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中方也愿意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他强调,中国信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署的协议,但欧方提出一些超高要求,这是不现实的。
关呈远认为,中欧有许多共同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在这个基础上,双方关系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