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伊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呈现出一片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开展“农家书屋”建设的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书屋数量,其他一些地区则陆续出台建设规划,着手实施书屋建设。
陕西省首个“农家书屋”示范点1月16日在咸阳市泾阳县高庄镇修石渡村落成。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计划“十一五”期间每年建设600家“农家书屋”,到“十一五”末共建设3000家“农家书屋”。
重庆市计划2007年建设1000个“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工程已纳入了重庆市新闻出版业“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将与“十百千万——三农读物乡村行”等活动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配套实施,计划以每年800至1000个的速度,在“十一五”期间建成4000个农家书屋,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农村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云南省2007年内将陆续建成100个“农家书屋”。除了省级财政投入外,云南省还将整合各种资源,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援建。根据省新闻出版局的规划,这些“农家书屋”将首先选择建在群众居住相对集中、人口数量较多,文化经济基础较好、农民参与愿望较高的行政村或自然村。
江苏省财政资助建设的第二批130个“农家书屋”的选点、申报、审核及配供工作已经完成,将于近日挂牌。至此,江苏省34个财政转移支付县(市)已全部拥有省资助“农家书屋”。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于年初召开会议,对农村书社工程的建设标准、模式、方法和程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省局将加大投入,实行三级联动搞建设,即县(市、区)规划选人选点,市(州)审查审核定点,省级验收批准建点,凡省局批准的农村书社,省局将给予补助经费3000元(市、县和书社各1000元)、图书2000册,同时要求市(州)和县(市、区)各补助图书500册。
河南省林州市为了解决山区农民买不起书、看不到书的问题,改变当地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落后的现状,已经在该市姚村、刘家岗、白泉、南采桑、石板岩5个镇完成了“新农村书屋”的建设,同时还为下一期12个试点村的书屋建设征订购置了价值24万多元1.3万册优质图书。
1月29日上午,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俊年受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委托,代表总署向广安村赠书,并与湛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碧泉一道为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授予的“农家书屋”牌匾揭牌。目前,该局正在制订全省“农家书屋”指导书目,探索“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在三甲集的沙家村、白庄头村和买家巷李家寺村建起3家“农家书屋”,配备3个书柜,若干桌椅,1.8万元的图书,包括1000册期刊,3000册图书。按照计划,省新闻出版局要在一年内,在全省再建成100所“农家书屋”。
贵州省在去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又投入资金建设了100家“农家书屋”,春节前后已陆续向群众开放。省新闻出版局计划2007年再建设“农家书屋”200家,将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下去。
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为了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计划2007年在全省105县、区建成100个“农家书屋”示范点。
河北省“新农村书屋”工程日前正式启动。石家庄市栾城县东佐村、唐山市乐亭县乐亭镇赵庄村等22个首批“新农村书屋”试点村分别获得价值2万元的捐赠图书。从今年起,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将在全省实施“新农村书屋”工程,力争至“十一五”末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广大农村的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助读书场所,真正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由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捐建的全省首个“农家书屋”,于2月6日在建昌县小德营子乡莲花山村落成并投入使用。辽宁省计划从2007年起在全省开工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省50%以上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建立6000个“农家书屋”,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农村的出版物公共借阅网络体系,有效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工程已被列入辽宁省“十一五”期间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今年年底之前,辽宁省将通过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建相结合的途径,依托现有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600个“农家书屋”。
吉林省“农家书屋”工程计划到2010年年底,在有条件的村统一规划建设3000个“农民书屋”,使全省1/3以上的村实现村有图书室。经省新闻出版局争取,“农家书屋”工程正式列入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省财政厅专门设立了“农家书屋”专项资金,2007年首期100万资金已经到位。目前,“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试点工作已在全省全面展开,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