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突出抓好农家书屋工程。2007年4月5日下午2时30分,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柳斌杰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农家书屋工程的相关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农家书屋”工程对于新闻出版系统来说,责任重大,但这项工作为时不短,协调组织、落实实施的工作量非常大,请问柳署长对可能出现的忙乱有无预案。
[柳斌杰]“农家书屋”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即使建起来还有一个长期维护、维持、创新的过程。所以比较复杂。这一工程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列入国家文化重点建设工程规划,现在八部委联合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开始实施。为了把农民这件实事办好,主要在五方面下工夫。
第一,目前阶段重点在建,建的环节就是政府筹集资金、社会参与,第一步按照规划把书屋建起来。
第二,建设中间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当成形象工程来搞。在这方面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办法,每个书屋的建设都要实实在在地建到每一个村,并组织检查验收合格,确实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管理、村民共享,达到这个要求才能挂牌,确确实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三,就是管的问题。一是管理员一定要到位,凡是已经建立了“农家书屋”的地方,紧接着就是图书管理员的问题,懂得图书管理知识、借阅制度,培训管理要到位。二是把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起来,比如财产制度,这些书送下去,桌椅板凳送下去,电视、放像设备送下去,财产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开放制度,我们准备统一制定一整套制度,保证把它管好。
第四,用好。总结各地创造的经验,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要进行技术培训。还有就是讲座,请有关干部或者城里的读书人到那里给农民讲书,有的是作者到现场,也非常受农民欢迎。今年暑期,有关方面准备组织百名博士下农村,请他们去给农民介绍这些书,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读书兴趣。还有就是读书奖励制度,这一年你读了几本书,排一个队,读书最多的人有奖励,鼓励农民读书,造成读书的风尚。还有一些地方举行读书心得演讲征文这类活动。通过这些形式造成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大家去看书。用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书放到那里不用就成摆设了。
第五,活起来,就是机制问题。怎么使用得活、书的更新跟得上农民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坚守岗位长期管下去,这就要解决机制问题。通过这几个环节,一定保证“农家书屋”建设是扎扎实实的,是为农民服务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