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 今日中国 中国概况 国家机构 政府机构 法律法规 政务要闻 公文公报 政务互动 政府建设 人事任免 新闻发布 部门服务
文 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政府网两会访谈。[03-08 09:30]
[主持人]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审议《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为帮助广大网民全面、系统地了解《计划报告》的起草过程、主要内容、重点措施,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走进我们演播室,为大家解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欢迎您,李司长。[03-08 09:30]
[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 李朴民]谢谢。各位网民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回答大家提问之前,我向我们的女主持人、向我们与会的女代表们、女委员们以及各位女网友表示节日的祝贺。[03-08 09:31]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我们看一下网友的问题。[03-08 09:31]
[网友 再问个问题]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情况如何?您认为最大的亮点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03-08 09:32]
[李朴民]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计划报告》中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就简要地回答一下刚才这位网友所提出的问题。2007年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计划的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这是总体的评价。[03-08 09:32]
[李朴民]亮点在什么地方呢?结合《计划报告》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觉得200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亮点就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在增强。所谓稳定性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偏快,但是季度之间的波幅,以及这五年GDP增长速度的波幅是较小的,只有1个百分点左右。[03-08 09:33]
[李朴民]所谓协调性可以分几方面来看:先看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在增强,消费与投资增幅的差距缩小了2.2个百分点,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5个、4.4个和2.5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率七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再看三次产业,三次产业在今年的经济发展中是稳定增长的,特别是第三产业,它的增幅比上年加快了0.6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相比增幅多提高0.2个百分点。再看区域发展,地区发展的协调性继续改善,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出现了良性互动的好势头。另外一点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也在增强,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03-08 09:35]
[李朴民]在效益性方面,财政收入是大幅度增加的。2007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了1.25万亿元,增长32.4%,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了36.7%。 第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在增强,主要是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方面。去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完成情况明显好于上年,全年下降了3.2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9.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分别下降4.66%和3.14%,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的“双下降”。[03-08 09:38]
[李朴民]从这些亮点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03-08 09:42]
[李朴民]这些问题分为两个大层次:一是从长期性问题来看,主要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这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协调,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03-08 09:43]
[李朴民]当前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也是不少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不容忽视,现在投资膨胀的压力还比较大,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还处在高位;二是物价上涨压力很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去年全年涨幅达到4.8%,超过了年初确定的3%以内的预期目标,而且国际市场重要初级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对国内的直接影响比较大,另外生产资料价格和房价也还在继续上涨。[03-08 09:44]
[李朴民]三是节能减排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加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耕地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较大,同时,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也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依然滞后;五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民生问题,比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以及社会治安还存在一些问题。[03-08 09:47]
[李朴民]除了以上五方面的问题以外,今年一月中旬以来南方地区遭受了低温雨雪冰冻的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现在抢险抗灾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但是,灾后重建任务还比较繁重。[03-08 09:49]
[李朴民]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积极地采取措施,认真地加以解决。[03-08 09:52]
[网友 1900]在制定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主要考虑了哪些主要的因素?今年的《计划报告》当中有哪些特点和亮点?[03-08 09:53]
[李朴民]说起制定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所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并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相衔接。这里所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指的是,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制定各项经济指标都要考虑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同时还考虑了资源、环境,包括其他各方面要素的支撑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又与“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了衔接,以此制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03-08 09:54]
[网友 关心政治的网虫]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请问李司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热点,采取了哪些新的举措?[03-08 09:57]
[李朴民]为了实现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2008年的计划报告中,我们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措施。[03-08 09:57]
[李朴民]第一个方面就是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这项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统筹研究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合理把握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03-08 09:58]
[李朴民]第二方面就是关于“三农”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这里面也有许多新的措施。比如,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继续加强农村水电路气建设,今年要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增加500万农村沼气用户,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项目。还要促进重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今年提出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支持农业生产,使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吨左右。还要强化和完善涉农的补贴政策,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并且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另外还要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03-08 10:00]
[李朴民]第三方面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力。第四方面是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务求取得更大的成效。第五方面是落实区域布局、规划和政策,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六方面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七方面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第八方面是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03-08 10:03]
[李朴民]今年,我们要认真抓好这八个方面措施的贯彻落实,贯彻好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争取在2008年继续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下去。[03-08 10:06]
[网友 小人物大思想]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快速增长,增速始终在10%以上,2007年达到11.4%,如果按这种趋势看,今年的经济增速无论如何也不会太低,那为什么还会将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8%呢?[03-08 10:07]
[李朴民]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今年的GDP增长速度预期目标定在8%左右,主要的考虑是要向社会传递政府的调控意图,避免单纯地追求GDP增长速度,引导各方面切实把工作的重点和注意力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来。[03-08 10:08]
[网友 CEHNEWS]针对目前物价上涨问题,国家在2008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的过快增长?能否预测一下2008年物价的总体发展趋势?[03-08 10:09]
[李朴民]这个问题现在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心。[03-08 10:09]
[主持人]对,刚才和李司长聊天的时候,李司长说每个星期自己都会去菜市场买菜,对菜价比较了解。[03-08 10:10]
[李朴民]其实这一方面也是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顺便看看物价的形势。[03-08 10:12]
[主持人]那您今天早上了解到的情况如何?[03-08 10:13]
[李朴民]我看到北京菜市场的蔬菜价格比上一星期还是有所下降的。关于物价问题确实是关系到大局,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政府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九条关于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03-08 10:13]
[李朴民]我们的《计划报告》中也提出来了比较具体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要增加生产和供给,特别是要增加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和供给,确保这些商品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这实际上是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根本条件或者说是基础。[03-08 10:14]
[李朴民]二是严控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对那些中央管理的商品价格和地方管理的商品价格以及游览参观点的门票价格,近期都不再提高,包括各类各级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还要继续稳定医疗收费价格,对那些必须调整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公共服务收费也要严格控制,防止出现轮番涨价。[03-08 10:16]
[李朴民]三是强化价格监管和监测,落实好对部分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继续抓好教育收费、医药价格、通信资费、农资价格以及涉农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查处那些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03-08 10:17]
[李朴民]四是完善补贴办法,这就是要完善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特别是增加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的经济补贴,并把这些措施及时落实到位。五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稳定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如果把政府提出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好、贯彻好,我想今年的物价可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03-08 10:18]
[网民]从相关的数据来看,2007年中国GDP增速高达11.4%,CPI涨幅达4.8%,如果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衡量,中国目前已经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但我注意到政府却始终没有对外承认中国已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对此您如何看待?[03-08 10:19]
[李朴民]这也是社会上议论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今年一月份达到了7.1%,这种物价较快的上涨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是,从这次价格上涨的特点或者说性质来看,它仍然属于主要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价格结构性上涨。这种结构性上涨与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所引起的明显通货膨胀是有区别的。[03-08 10:20]
[李朴民]我再具体说明一下这个区别,咱们就拿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这个增幅来看,在这4.8%的涨幅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是4个百分点,占全部涨价因素的83%,其中猪肉价格全年平均上涨了48.3%,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5个百分点。在今年一月份居民消费价格7.1%的涨幅中,食品类价格上涨达到了18.2%,占全部涨价因素的84.5%。从这里面看,主要还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结构性上涨,目前还不是明显的通货膨胀,但我们也要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03-08 10:21]
[网友]现在的房子价格太高了,针对老百姓购房难的问题,政府有哪些考虑?2008年国家会采取哪些新的调控政策?房屋价格还会不会继续上涨?[03-08 10:23]
[李朴民]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深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去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把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地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部分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依然过高,这主要是由于住房保障制度不健全,住房的需求集中释放,供应和消费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03-08 10:24]
[李朴民]为逐步缓解房价的过快上涨,今年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要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我记得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将达到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地方政府也要在这方面增加投入。二是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大限价商品住房的供应规模,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应结构,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用地,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03-08 10:26]
[李朴民]三是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要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四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条件,依法查处闲置、囤积土地房源的问题,严厉打击炒地、炒房等违法违规行为。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仍然属于新兴的产业,情况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难度也比较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地完善措施,认真地解决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03-08 10:28]
[网友 CRDZBS]《计划报告》中提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双防”,要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请问:“稳”和“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03-08 10:29]
[李朴民]所谓的“稳”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好”就是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注重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二者的关系我自己理解是“稳”是“好”的重要内容,没有平稳较快发展就谈不上“好”;而只有好字优先才能平稳较快发展。这二者之间有着一种有机的联系。[03-08 10:30]
[网友]我们也不太懂一些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只是注意到去年国家称实施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今年却改成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所谓“稳健”、“从紧”具体有什么含义?这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会给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03-08 10:32]
[李朴民]由原来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来实行转变的。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要进一步地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像今年的国债,我们向人大提出要比去年减少200亿元。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同时,还要安排好财政的超收收入。这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中的主要内容。[03-08 10:33]
[李朴民]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为什么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呢?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压力比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也很明显,需要进一步地加强金融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03-08 10:35]
[主持人]那老百姓会切身地感受到哪些变化呢?[03-08 10:37]
[李朴民]通过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一点是可以看到的,就是涉及民生领域的发展会加快,包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会增加。同时,一些盲目的重复建设会得到一定的抑制,银行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因为财政收入和财政结构的调整会使投资的重点放在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放在改善民生、深化改革这方面。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03-08 10:37]
[网友 打碎了的玻璃]据了解,2006年节能减排的目标没有完成,那么2007年节能减排的完成情况如何?是否完成了预定目标?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计划报告》对推进2008年节能减排有哪些考虑?[03-08 10:39]
[李朴民]去年节能减排的完成情况实际上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说了,完成的情况是明显好于上年的,单位GDP能耗全年下降了3.27%,这是在上年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了的3.27%,而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个是下降了4.66%,一个下降了3.14%,这是近年来的首次“双下降”,节能减排的形势还是比较好的。[03-08 10:39]
[李朴民]为什么没有提出2008年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呢?我们主要是考虑到实际工作中节能减排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有些节能减排的措施当年实施、出台了,当年可以见效,但有些措施比如节能结构调整措施、节能工程项目的建设,当年实施后,见效可能会有一个过程,可能会在今后的几年才能看到。所以要把五年的节能减排的目标比较准确地分解到每一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2008年宏观调控指标中就没有再提节能减排目标。[03-08 10:40]
[李朴民]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列出年度的节能减排目标就意味着工作力度减小了,我们还是要强调“三个不变”、“一个加大”。“三个不变”:一是决心不变,面对能源、资源的严峻制约,我们不走节能减排的路,不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我们中华民族就没有退路,所以必须下决心节能减排;二是目标不变,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大家可能还记得,“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是五年内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这个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确保实现,政府每年都要负责任地向人大报告年度节能减排的工作情况,并在“十一五”末期报告五年的总体情况;三是责任不变,国务院已经把五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了各省(区、市),大家要切实负起责任,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提出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实现。“一个加大”就是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不能因为不提年度的节能减排目标就降低,相反,要继续强化。[03-08 10:42]
[李朴民]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我们提出来的主要措施有这么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包括落实国务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实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方案和办法》,也包括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二是着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今年要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淘汰水泥、钢、铁落后生产能力5000万吨、600万吨和1400万吨,在淘汰落后的同时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三是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节能领域的节能减排和重点工程建设。包括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完善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还有“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快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力度等。四是完善综合性政策。包括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措施,也包括用好差别定价收入,实行差别水价等等。[03-08 10:46]
[李朴民]五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今年要组织开展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一些旧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六是强化污染防治。包括要继续做好“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保证重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的水安全。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要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在36个大城市率先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七是认真落实应对气侯变化国家方案,提高应对和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八是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行动。通过这些措施,我想今年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成效也会进一步地显现。[03-08 10:48]
[主持人]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把节能减排的指标作为年度指标提出来,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是一点都没有变的?[03-08 10:51]
[李朴民]工作和力度不但没有减,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大。[03-08 10:51]
[网友 我是长江七号]“三农”问题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请问:2008年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上,政府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定《计划报告》过程中对此都做了哪些考虑?[03-08 10:51]
[李朴民]“三农”始终是我们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存在的问题我在前面也已经讲到了,目前,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加大。因此,在《计划报告》当中提出今年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03-08 10:52]
[李朴民]这里面涉及到的措施主要有六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主要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水、电、路、气的建设,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二是促进重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建设粮食核心产区,着手开发后备产区。还要认真落实支持生猪、奶业、油料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恢复扩大油料面积,继续支持糖料生产,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03-08 10:53]
[李朴民]三是强化完善涉农补贴政策。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并根据农资价格上涨情况提高对农民的综合直补标准,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农机具补贴范围,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包括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抓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和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包括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转变养殖业饲养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包括加强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做好以工代赈和异地扶贫工作,减少贫困人口。[03-08 10:54]
[李朴民]五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主要通过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债务。这些措施我想会在今年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03-08 10:55]
[网友]西部开发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007年西部大开发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新的一年终政府还要出台哪些有利西部发展的重要政策?[03-08 10:56]
[李朴民]2007年西部开发在继续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在2008年中还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工作是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新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落实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完善退牧还草的政策措施,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石漠化、荒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开发地区的加快发展。同时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因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所以这样的政策还要继续完善。这是今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面将要继续采取的措施。[03-08 10:56]
[主持人]医疗卫生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03-08 10:57]
[网友]据说政府要出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个方案大概什么时候能出台?能否从根本上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03-08 10:57]
[李朴民]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医疗服务,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从2006年8月,国务院就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牵头,16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03-08 10:58]
[李朴民]一年多来,工作小组经过深入的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改革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着眼于长远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的总体框架。[03-08 10:58]
[李朴民]“一个目标”就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医疗服务体系;三是医疗保障体系;四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八项支撑”分别是:创新和健全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人才、信息、法律建设。[03-08 10:59]
[李朴民]同时,总体方案还立足于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及完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等。[03-08 11:00]
[李朴民]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因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住房一样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相信,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各地方的积极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03-08 11:01]
[主持人]教育公平问题也是网民关注的热点。[03-08 11:01]
[网友 CAROLINELIUXY00]2008年在推进教育发展方面是否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对于解决教育公平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考虑?[03-08 11:02]
[李朴民]2008年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将采取的措施,总的来讲还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只有教育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这就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孩子的义务教育都是免费的。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向全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还要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同时,要加快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的改造工程。在职业教育方面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高等学校要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实施“211”工程三期。[03-08 11:02]
[李朴民]在助学方面要完善普通高校本科、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继续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免费的示范生试点,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行这项政策。以上是关于在促进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将主要采取的措施。[03-08 11:03]
[李朴民]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现在所实行的政策就是“两为主”的政策。这“两为主”就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第二个为主就是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这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03-08 11:04]
[主持人]好,我们访谈已经要接近尾声了,那您最后还想和网友们说点什么呢?[03-08 11:05]
[李朴民]感谢网友对国家发改委长期以来的关注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希望今后大家更多地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给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03-08 11:05]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李司长回答了网友这么多的问题,非常感谢网友的积极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03-08 11:06]
[李朴民]谢谢主持人。[03-08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