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火灾情况
1、简况
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2万次,受灾面积达1000万公顷,约占森林总面积的0.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州主要国家的林火管理水平、经费投入、防控森林火灾能力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火灾统计资料也比较全面准确。
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衡量森林火灾损失的参数有:林火发生次数、火烧林地面积、生命财产损失、森林资源损失、扑火费用以及森林的生态价值损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90年代成立一个全球火灾监测中心,负责收集世界各国林火损失统计数据。但出于多种原因,多数国家所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够全面(如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国家),对生命财产损失和扑火费用的统计资料也很少。
(1)美国。1960-2005年, 美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2.9万起,过火林地面积170多万公顷。其中,1981年发生森林火灾次数最多,约为25万起;1998年最少,约为8.1万起;2005年过火林地面积最大,约为352万公顷;1975年最小,约为72万公顷。
(2)加拿大。1970-2002年,加拿大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8,900多次,过火林地面积达220万公顷,平均每次火灾面积远大于美国。其中森林火灾次数最少的2000年为5,300多起;最多的1989年为1.23万起。过火林地面积最大的1989年为710万公顷;最小的1978年为29万公顷。
(3)欧洲。欧洲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约3.5-8.3万起,过火面积40-110万公顷;1986-1996年共发生森林火灾61.1万起,森林火灾过火总面积576.2万公顷,年均过火面积57.62万公顷。欧洲各国的森林火灾情况不同,1980-2000年欧洲南部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约5万起,过火面积为50余万公顷。北欧国家则很少发生森林火灾。
(4)澳大利亚。2002-2003年一个防火期内,整个澳大利亚发生火灾近6000次,过火面积2.12万公顷。1983-1996年,平均每年森林火灾面积48万公顷。
另据有关资料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美洲每年过火林地300多万公顷,俄罗斯2400万公顷,东南亚每年热带雨林过火林地面积都在几百万公顷甚至上千万公顷。
2、重大森林火灾案例
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长期干旱后,极端天气条件下发生的森林大火依然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而恰恰就是这占森林火灾总数3%的森林大火,所造成的损失为森林火灾总损失的80% 以上。如1988年美国黄石公园的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60多万公顷,1997-1998年印度尼西亚长期干旱形成的森林大火烧掉了300万公顷森林,2001年发生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达70万公顷,2003年美国加州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超过30万公顷。
(1)1988年美国黄石公园森林大火。1988年8月,美国许多地区连续4年降水少于正常年份,发生大面积严重干旱,尤其是1987年和1988年干旱更为严重。1988年8月初,由于极度干早、气温偏高和其他因素,使整个落基山脉北部包括黄石地区火险等级达到高或极高。此时, 黄石公园因雷击和公园宿营跑火引发了多起森林火灾,由于地形陡峭、林木浓密、可燃物极为干燥,火势迅速蔓延,扑救控制非常困难,酿成了森林大火。这场大火动用扑火人员达2.4万人,出动飞机646架次,喷洒726万升阻火剂。有8架载有标准航空灭火系统的军用c-130s型飞机参加灭火。加拿大援助了扑火人员和扑火设备,包括125架军用直升机,12架洒水灭火飞机,8架导航飞机,1架红外飞机,45名用水扑火消防人员以及灭火水泵等。这场大火的扑火费用估计超过1.2亿美元。
(2)1997-1998年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森林大火频繁发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1997年正值厄尔尼诺周期,印度尼西亚及有关邻国遭遇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持续干旱。8月初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170多家种植园和经营单位按惯例进行烧荒垦地,结果引起1000多处森林大火。6月份砍倒树木,8月份后放火烧荒,到10月份雨季来临后,荒火就会自然熄灭,然而,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全球气象异常。印度尼西亚多个岛屿上的森林大火相继蔓延,久久不熄。浓烟还随着季风飘扬过海,笼罩了整个东南亚。进入12月后,比往年推迟了1-2个月的雨季总算到来了,大火暂时有所收敛。但由于火种并未熄灭,是进入了地下泥碳层,到了第二年4月份,又死灰复燃,一直烧到5月才彻底熄灭。估计这场火灾过火面积300万公顷,经济损失超过200亿美元。
(3)2001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2001年末,澳大利亚发生森林大火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一场生态灾难。森林大火无论火点和面积都创50年来最高记录。从12月25日开始,因雷击和人为纵火引发多起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形成森林大火,引起来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大火直逼悉尼、堪培拉,甚至烧到了距澳大利亚总督府200米处,离联邦国会大厦2千米的一座小山被烧成黑色。火灾持续燃烧了31天,过火面积达75万公顷,大火烧毁170座房屋,烧死烧伤数以千计的野生动物。澳大利亚政府为扑救这场大火,调动3万多名扑火人员,包括5000名军队官兵,动用150架飞机,700多部消防车。大火波及西南4个州,这四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多次亲临森林火灾地区巡视,慰问扑火人员,鼓舞士气。每年圣诞节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好处于夏季,气温很高。澳大利亚政府为了防火,已经禁止人们在这一时期进行户外烧烤。对很多澳大利亚人来说,2001年的圣诞节成了一场灾难。
(4)2003年美国加州森林火灾。2003年10月21日-11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大火,共造成22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消防队员,过火森林面积超过30万公顷,烧毁房屋3500幢,转移居民11万人,4条高速公路部分关闭,初步估计损失20亿美元,直接扑火花费2亿美元。这次加州森林大火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灾难。高速公路封闭,航空暂时停运。此外数万人的电力供应也被中断,加州电力系统人士估计,由于火灾破坏了电力输送线路,至少有7-8.5万名南加州居民得不到电力供应。大量的树木被烧毁,土壤层受到破坏,遇到较大降水,将引发大的洪水和泥石流。
二、世界森林火灾防控措施
1、森林火灾预防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不仅是中国森林防火的总方针,同时也代表当今国际上森林防火的主流理念。森林防火工作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应考虑生态效益。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上森林防火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欧洲诸国等,在总结历年森林防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均将森林火灾的"预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预防措施。
(1)美国。美国现有森林面积约3亿多公顷。由于针叶树种占优势,大面积的幼林和中部地区的大陆性气候使其森林具有高火险性,每年有数百万公顷森林被烧毁,因此森林防火工作是美国林业部门的最重要工作之一。针对森林火灾的严峻形势,美国一方面扩大保护面积,另一方面积极研制监测、灭火设备和化学灭火剂。在林火监测方面,主要采取瞭望台监测、地面巡护和空中飞机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林务局拥有146架各种专用防火、灭火飞机,而且还与空军及160架私人飞机主订有协议,用于森林火灾的巡护和扑救。除此之外,由于美国每年发生雷击火多达1-1.5万次,直接损失高达2500万美元,因此美国林业部门非常重视防范雷击火,专门在密苏里市林火实验中心成立了由志愿者和国家科研部门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开展针对雷击火的预防和扑救方法等研究。
(2)加拿大。加拿大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全国有350个城镇依赖于林业生产,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十六分之一。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根据火灾损失、扑火支出和防火资金投入的多少等因素,制定最佳预防方案,有针对性拟订定防火行动计划,并征求大区防火管理中心、小区防火指挥部、有关部门和防火单位的意见,最后形成完整的包括工作安排和经费支出等内容的预防行动计划,贯彻执行。通过组织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向各防火单位和全社会通报森林火险情况、依靠森林防火合作伙伴共同开展预防工作、修改森林采伐指南、开展计划烧除、实行用火许可证、划定禁火区等具体手段开展预防工作。
(3)欧洲。欧洲森林以人工林为主,经营年代长,经营水平高,对森林火灾的防范主要采取"绿色防火工程"和地面修筑防火设施防火。"绿色防火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及时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荒山荒地进行人工造林,尽快形成森林环境,将容易燃烧的地带变为不易燃烧的地带。二是加强森林抚育间伐和卫生伐,清除濒死木、倒木、并加以利用,既改善了森林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又大大减少可燃物的积累。三是调整林木结构,营造针阔混交林,降低林分的燃烧性。四是在易燃的针叶林内营造抗火的防火林带,前联邦德国营造的防火林带宽度一般不少于300米。地面道路工程就是在林区公路修建成网,畅通无阻,有利于灭火机械化的实施。此外,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和探测系统以及通讯系统都比较完善,一旦有火,能达到及时发现,快速出击,信息畅通的目的。
(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处于南半球的热带及温带地区,因其四面环海,所以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澳大利亚的防火期。在澳大利亚的旱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小,风大,桉树含油脂多,特别易燃,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形成大火,扑救难度高,森林损失大。同时由于澳大利亚很多住宅都建在林内,发生火灾后居民及民宅易受威胁,家火引起山火、山火引起家火的事情时有发生。澳大利亚在火灾预防方面,一是把教育和培训放在预防的首位,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凡年满21岁的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防火教育,16岁以上的人员则要接受专门扑火技能的培训;二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森林植被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计划烧除;三是实施用火管理许可证制度进行火源管理,规定任何2米以上范围的用火均需许可,许可证由乡村消防局签发,在每个小区都有一位熟悉当地火源条件且大家公认有能力的志愿者专门负责野外用火的审批和监督;四是广泛向航空公司、飞行俱乐部和私人租用飞机,用于紧要时期偏远林区的巡护等。
2、森林火灾扑救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特别是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恶劣的极端天气条件,扑救极为困难。扑救重特大火灾是世界各国十分棘手的难题。为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与危害,世界各国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初发森林火灾的扑救上。
(1)评价指标。目前,及早发现、快速扑灭是加拿大、美国评价森林火灾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如加拿大要求97%所发现的森林火灾要控制在100公顷以内,美国要求98%的森林火灾扑灭在初发阶段(具体是不超过第二天上午十点,也称"十点定律")。
(2)灭火方式。扑救森林火灾有两种方式:直接灭火和间接灭火。直接灭火是指扑火队员利用灭火工具直接对火灾进行扑救,适用于中、弱强度地表火;间接灭火方式是指扑火队员无法直接扑救时,采用间接手段创造和利用一定的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的灭火方法,适用于树冠火和高强度地表火。
(3)灭火方法。主要包括地面人力和机械灭火、化学灭火、爆炸灭火、人工降雨灭火、空中灭火等。地面灭火方面,国外主要突出水的作用,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工业发达国家都设计和使用各种类型的消防水车、开沟联合机、专用拖拉机和手持式灭火工具等地面灭火专用工具;化学灭火是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通用的灭火技术,其灭火效果好,适用于直接灭火和开设防火线,缺点是成本较高;爆炸灭火是指利用埋设炸药或索状炸药爆炸时掀起的泥土或灭火剂覆盖可燃物从而熄灭火焰的方法,前苏联、美国、德国均在此方面进行过开发研究;人工降雨灭火在扑救大面积森林火灾时效果显著,美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广泛应用;空中灭火是国际上扑救森林火灾的最主要手段和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在森林航空消防领域处领先地位,无论是飞机数量还是运载能力均属世界先进水平。加拿大为扑救森林火灾每年投入各型飞机超过300架,专门设计的CL-415水陆两栖森林灭火飞机,最大载水量达到6吨;俄罗斯每年有640多架飞机用于森林防火,除大量使用的米-171外,其研制的米-26TC大型森林消防直升机,可运送82名扑火队员,其载水量和载人数在世界直升机领域均居第一;美国农业部拥有100多架专用灭火飞机,还与空军及数百个私人飞机公司签有协议。
(4)扑火组织。世界各国在扑救火灾的组织机构虽因国情而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有一整套健全完备的组织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执行预案,可以实现扑火行动和资源的高效共享与协同。澳大利亚将森林火灾由小到大分为1-3级,分别由当地基层消防队、大区消防指挥中心、州消防局负责组织指挥;美国在森林火灾扑救上实行首次扑救--协同合作--三级支援的运行机制,全国建立了3个层次组织结构和扑火资源供给系统,分别为地方级(扑火队伍自行扑救)、地理分区级(地区协调中心组织指挥)、国家级(国家联合防火中心组织指挥);加拿大全国共有10个省3个特区及国家公园管理局共14个部门承担防火管理工作,联邦政府负责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各省负责辖区内除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外的森林防火工作,各省的扑火人员和器材设备等扑火资源由全国森林防火协调中心(CIFFC)协调调遣。
3、防扑火经费投入
(1)美国。1994-2004年,美国由联邦政府支付的扑火费用(不包括地方政府和私有林主的投入)平均每年约10亿美元,其中扑火费用最高的为2002年,约17亿美元;最少的为1998年,约3.3亿美元。另外,美国联邦政府从1995-2000年平均每年拨款5100万美元进行计划烧除,以降低森林火险,平均每年计划烧除的林地面积为60万公顷,其过火林地面积并未列入火灾统计中。2000年9月8日,美国农业部和内政部联合向总统递交了一份题为"控制林火对社区和环境的影响"的报告。该报告主提出,2001年的林火管理预算应增加16亿美元,总数28亿美元。
(2)加拿大。加拿大从1970年至2002年,政府平均每年扑火费用5-8亿加元。
(3)欧洲。欧洲各国的防火费用较高。1990年各国的防火和扑火费用中,法国花费最高,达到2.4亿美元,平均每公顷森林的防火费用为18.6美元。意大利、土耳其、德国等国家单位面积森林的防火投入也较高,每年每公顷防火费用分别为4.63、5.51和6.12美元。1992-1994年意大利平均每公顷森林防火投资分别为4.63美元、5.51美元和6.12美元;1992和1993年土耳其平均每公顷森林的防火费用分别为6.85和9.92美元。
(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州的防火投入都在1亿澳元以上(折合人民币4.5亿),如维多利亚州属澳大利亚6个州中面积最小的州,仅有2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可每年的森林防火经费就保持在1.3亿澳元(平均每公顷林地投入18.5澳元,折合83元人民币)。资金的投入渠道主要是各级政府投入,约占30%;保险部门投入占60-70%,另有一些社区捐助及少量出租防火设备的收入。由于雄厚的资金投入作后盾,各州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十分完善,装备尤为先进和强大。如新南威尔士州142个乡村防火区,仅消防车就多达9000辆;维多利亚州有防火专用飞机20余架,建立100多处专用气象站,600个无线通讯站,1200个基层通讯点,1万多台对讲机、传呼机,使每个义务扑火志愿者都配有通讯工具。在各个层次包括林区基层消防站的防火监测、扑火指挥等体系的软硬件建设上都实现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