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发布,引起各界广泛关注。2007年5月19日上午10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和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将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网友]实施办法中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的省级所在部门签定协议承诺毕业以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如何理解这十年呢?
[宋永刚]关于服务期的问题,我想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国家对师范生给予了免费,学生相应地承担服务的义务,这是大家很容易形成共识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关于服务期的长短问题,到底怎么认识。我觉得看待这个事情应该是先思考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刚才谈到的,国家实施免费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思考清楚了再来考虑它的长短的问题可能就更容易理解。
刚才讲到实施免费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大批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那么优秀教师、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这些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特别热爱,没有这种热爱他就不可能真心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也很难有所作为,所以首先他要有这种职业的信念,把教师工作不是简单地当做一份职业,而是把她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这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最根本前提。
再有就是要成为优秀教师还得充满激情,充满爱心,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他也很难在事业上取得应有的成就。再有就是他应该有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长期的一线实践经验的累积。不是一两年、两三年就能积累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另外你要成为一个教育家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要善于总结,同时要有创新的意识、思想,要把你每天所干的一些工作经验能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些都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史宁中]我想这十年大概不成问题,因为什么呢?现在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从这几年就业的情况看,不仅仅是师范大学,即便是综合性大学的与师范有关的专业,比如数理化、中文、外语、历史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把能够到一个中学去当老师作为他比较希望能够达到的就业目标。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当老师,这个职业本身没有什么异议。
第二既然他报考了师范大学他就做好了当老师的准备,这样他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专业倾向。我们东北师范大学去年60年校庆,校庆的时候对我们的毕业生进行了系统的统计,我查了1996年的毕业生,到2006年正好十年,1996年毕业生在东北师范大学一共1367名,其中,到中小学任教的有1157名,占85%左右。十年之后的情况怎么样呢?十年之后有95%还在中小学任教,有5%考了研究生,95%中有10%从事了教育管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这个政策之前都有95%留在教育行业了,有了这个政策以后特别是还有研究生的政策配套跟上,听说教育部还在考虑教育博士的事情,这样对教育有兴趣的人还可以继续深造,如果可以实现我觉得这十年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