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网点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02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2月2日15时,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近期,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工作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很多网友想请您谈谈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张健华]当然在网点分布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金融服务总体感觉还是不够,农村金融机构还不是特别完备。尽管我们说现在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有了很大发展,有了十几万个网点,在东部地区,网点过于集中;但是在中西部有些地区、甚至有些乡镇整个乡镇都没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中国的乡镇还是很大的,那大家存钱还得跑到县城里去,所以从网点分布上来说还不尽合理。

    另外,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是特别完善。2003年以来,作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中央银行的票据支持和财税政策的支持,改善了财务状况,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还有就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和城市金融比,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偏高。比如2007年末,全国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数达到13.4%,而这个比例高于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的。也就是说在农村地区经营金融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求大发展趋势值得关注。一些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热衷于推动以省、市为单位组建农村信用社法人,试图取消县一级农村信用社的法人地位。我们觉得这一发展方向是有问题的,如果有的省份把所有信用社都合并起来搞一个法人,这个体制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机构越搞得大,将来经营决策权上收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从防范经营风险角度来说,决策权肯定上收,那能不能真正贴近农民、贴近农村?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还是众多的中小机构、社区金融机构更符合当地的需求,更了解当地的需求,现在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削弱支农的力度。

    农业银行改革时,为什么我们要求农业银行网点不能减少,决策中心要下沉?其道理也在于此。农村信用社本身是立足于当地的,如果把它合并成一个大的、全国的或省级的机构,像一个新的农村银行似的,那它有可能脱离服务“三农”的方向。此外,农村金融市场也不尽完善,包括农村征信系统,就是信用环境现在不是特别健全。所以人民银行也在大力推进农村信用户、信用乡、信用县的建立,建立这个的目的就是想消除资金供应方和资金需求方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后,农村的金融服务成本是可以降低的。

    现在有人提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比较高,由于农村信贷的风险高、交易成本大,相对来说要求的利率比较高,如果片面要求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利率,不利于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对农民而言,更核心的问题是能不能获得贷款,我们要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赢利和降低农民获得贷款的利率,要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这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