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凌江: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无锡将来要改从长江取水使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10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2月10日15时,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保障水环境安全”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 越辩越明]年初,国办转发了《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公众对太湖等重点流域湖泊治理情况十分关心。请问:去年太湖等水域蓝藻大面积爆发,今年在太湖、巢湖等湖泊治理上,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凌江]大范围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还有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对湖泊的富营养化得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藻类爆发是一个生态过程,这个生态过程不是说我们做了这些工作,减少了入湖的排污量,就会减少藻类爆发频次。藻类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温度、光照作用,就会大规模的爆发藻类。现在的太湖、巢湖已经远远超过了藻类爆发的基本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减少30%、50%,甚至是我们百分之百的都减掉了,不让任何污染物排入进去,仍然可以爆发,因为现在的藻类生长条件已经够了。

    一方面看到我们的工作进展,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另一方面要看到,控制富营养化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是一个很长期的任务,如果短时间内不要爆发蓝藻,是不现实的。即使像太湖、巢湖出现反复以后,每年都有藻类爆发,只是规模不一样而已。如果太湖还像去年一样大规模爆发藻类,我觉得也是不奇怪的,因为温度和水温合适的条件下,还会有那种情况出现,因为基本状况还是没有彻底改变。

    巢湖爆发藻类有200年的历史,在还没有工业的时候,在城市化很低的时候就有藻类爆发,当然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而且它会很快消失。我们治理湖泊的富营养化,当然是控制营养物质,我们先控制外源,然后减少入湖,这个处理好以后才能减少内源。供藻类生长的营养物质由外源和内源造成的,一个是长期排放,一个是水产养殖,投放饵料,所以现在湖底底泥当中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外源切断以后,它就会释放来供藻类生长,如果外源没有切断,它就存着。

    [主持人]现状是这样,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呢?

    [凌江]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营养物质的丰富,包括藻类的生长,一定程度上对饮水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大家不要认为这是有毒的东西,还不是这么回事。再有,就一个湖来讲,比如太湖,它并不是全湖都是藻类,藻类爆发只是在一个局部区域,湖的大部分面积还是比较好的,没有大规模的藻类爆发。所以我们的取水口放在什么地方,就可以保证饮水的安全。还有就是在取水口,当污染物质要进入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阻止,不让它进来。再有就是自来水厂还可以深度处理。虽然有这么严重的污染问题,我们还是可以想一些办法确保老百姓的饮水安全。

    [主持人]在确保人民饮水安全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凌江]蓝藻爆发以后,大规模藻类死亡,形成两个问题,一个是死亡藻类的尸体聚集到一起,使水的溶解氧下降了。还有就是散发着臭味。在这种情况下,无锡市把取水口移开了,暂时移到湖中心了,这样就安全了。即使没有移开的时候,用活性炭的坝挡住了黑水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从长远来说,无锡市要改水,从长江取水供居民使用。

    在法律上,对集中饮用水源地要划分保护区,任何污染物排放行为都是法律禁止的,有规范,有界碑。再有,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每个月甚至更密的频次去监测水样,一旦有超标发生,我们会看到污染物从哪里来的,会堵住污染物的来源。再有就是制定应急预案,万一水源发生污染,我们采取什么补救措施,要事先制定好。同时我们要求有备用水源,万一有不可抗拒力量造成水源污染,怎么从其他地方保证有水供应老百姓饮用。所以我们有一整套的制度来保证老百姓的饮水安全。     

    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