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2日下午3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有关问题进行在线访谈。
[主持人]大家对农资今年综合直补资金比去年增加156亿元很关注,那今年对这156亿元分配财政部是如何考虑的?
[胡静林]我们这次分配有这么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继续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同时,进一步向粮食增产快、商品量大,优质稻谷产量多的地区倾斜。补贴资金分配直接与粮食产量、商品量和优质稻产量这些因素挂钩,谁产量越多,谁调出的商品量越多,谁产的优质稻越多,得到的补贴就越多。
另外我们也要适当缩小补贴水平在地区间的差异,现在我们确实存在着比如主产区和销区、发达地区和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在种粮补贴方面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有些也是有些历史因素的,我们总体目标也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民不管在什么地方种粮所得到的补贴差不太多。
所以,我们今年为了防止补贴造成新的差距的拉大,对历史上亩均补贴标准和补贴强度系数(每百斤粮食所得到的补贴)过低的地区,在新增资金补贴分配上都适当地做了倾斜。对补贴水平略低于平均水平较多的地区我们适当地提高了补贴标准。今后,随着我们的调整最终将实现无论是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各地补贴强度基本一致,补贴更加科学。
第三就是我们考虑到了全年,比如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的变动,将来可能对农民种粮增支的影响因素,做到能够弥补农民种粮的增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