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禽流感是极少数人感染 现在还没有人和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0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2月20日15时,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卫生部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东明和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齐心协力、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暴露人群只有少数人可能感染禽流感。请问: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

    [于康震]这也是一个事实。和病死禽接触,暴露于活禽市场,甚至可以说家禽的饲养、经营、动物疫病的防治、家禽屠宰的人很多,全世界来说有上亿,中国也有几千万,但是有极少数人发生感染,这里面的科学道理正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现在初步线索说明,这种极少数人的感染,首先要有接触病毒的机会,但是接触病毒的人多了,为什么有的人感染了。

    这和他的遗传背景还是有关系的。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病毒的感染需要被感染人要有相应的受体,这样才有可能感染。这种受体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分布的部位,都有很大的差异。

    另一种情况,肯定还有目前不知道人的其他遗传因素影响或者决定病毒能动性感染,或者对病毒易感程度的高低,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的,这里也有很大的因素。所以和病毒的接触要有一个比较适合的条件,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比如说这个受体分布在下呼吸道,这样很难接触到病毒,这样也不会感染,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决定了对病毒的易感性。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最后只能是极少数人感染,而且现在还没有人和人之间传播的证据。网友可能也会提这是为什么,目前也是研究的热点,等待以后科学家研究出以后,我们再给大家做解答。

    [主持人]有网友留言:与患者的密切接触是否可能感染人禽流感?家属在护理患者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梁东明]就目前而言,中外有关方面的医学工作者和科学家对这种病毒以及人体机理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从总体上来讲,人与人之间是不传播的。国际上有一些这样的报道,比如印度的苏门答腊省,一个家庭同时有几个病例的发生,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他们有血缘关系,就是可能由于某种生理上遗传方面、免疫方面的因素存在,他们对这种病毒可能易感。他们之间是不是就一定是人传人的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当中。目前国外的报道说,在这些家族性病例当中可能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有限传播。

    在护理病人时,尤其是家庭成员,应该对自己加强保护。大家都经历过2003年的SARS,这种病目前感染渠道,我们认为主要是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所以一定要做好对自己的保护。比如按照医院的要求,戴上有防护作用的口罩,可能还要穿上隔离衣,同时要经常洗手,有些医院在救治过程中,可能要抽取呼吸道标本,这样的情况下家属要远离患者。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