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政府的统计数据和百姓的实际感受不一样?为什么会发生统计数据“打架”的情况?如何防止统计失真?
今年起,国家统计局推进统计改革,建设了四大工程:建立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统一的一套表调查制度、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和统一的联网直报系统。
9月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记者介绍了国家统计数据生产方式变革的进展。
统一名录,确保对象真实
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许剑毅说:“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调查对象,二是数据传输。这次统计改革可以有效避免这两个环节对统计数据的人为干预,将有效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过去,我国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管理一直比较混乱,不同业务部门的统计名录库不统一,有的重,有的漏,甚至还有个别地方统计部门为了统计数据更“好看”而编造了一些虚假企业。这对统计结果准确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做好各项统计调查,首先要把每个调查对象都搞真实了。为此,国家统计局建立了统一、完整、真实的基本单位名录库,而且名录库中的基本单位信息还将做到实时更新。”许剑毅说,“我们提出要先入库、后出数,只有进入了统一名录库,调查单位上报的数据才能被采纳。”
此外,在国家统计局的新系统中,还可以实时看到企业上报数据时的IP地址。如果一个IP地址上报了多家调查单位的数据,统计执法人员就会去调查情况,以防有不法人员设置虚假企业或者代企业上报数据的情况发生。
“新系统的纠错功能也很强大。”小朱所在的北京宣房楼宇设备公司,是目前37万余个新的数据采集系统试点单位之一,他告诉记者,新系统可以减少填报错误,“过去我们企业上报信息,都是手工填报,填报过程都是人为操作,就难免发生一些疏漏,比如存在一些计算错误,抄数据的时候少了一个零之类的。这些错误很难发现。而新系统有一个审核键,只要点击这个键,系统就会根据数据逻辑关系对数据进行简单排查,一些很明显的错误就会被发现。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企业上报的数据的准确性。”
联网直报,杜绝数据篡改
过去,统计数据要经过乡、县、地(市)、省四级加工处理才能最终上报到国家,有些地方出于政府业绩考核等原因,会人为篡改数据,影响了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人将之形象地比喻为,一个瘦子上了公共汽车,下车时就变成了胖子。由于过程不透明,在车上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许剑毅说。
联网直报系统有效杜绝了这一现象。国家统计局设置了统一规范的企业一套表制度。企业所有需要上报的统计信息,都通过这个系统一次性上报。不同级别和专业的统计部门都是从这个系统里调用数据,并且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数据。这样不仅避免了企业一遍又一遍向不同的统计部门上报数据的麻烦,而且规范了各个专业的调查内容。
更重要的是,过去经过4次加工才能达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现在做到了从企业直达国家统计局。并且,各级统计部门都没有更改数据的权限,如果发现数据有明显错误,统计部门通知企业后,由企业自行修改,并且每次修改都会留下记录。这将有效消除可能存在的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干扰,提高数据汇总效率和生产过程的透明度与可控度。
而且,因为采用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不同地方、不同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流也更为方便。许剑毅说:“过去,我们每一级统计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大家使用的软件也不一样,这些软件兼容性差,数据交流很困难。现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了。”
“四大工程的建设,是统计理念的重大革新,是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对推进统计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加工环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意义。”许剑毅说。
据了解,目前,这种新的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正在26个省区市统一部署、有序展开试点。从8月份的试点情况看,通过试制度、试流程、试软件、试能力,使企业一套表制度更科学可行,联网直报系统更加安全通畅。(记者 左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