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5日下午3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中纪委驻教育部监察局执法监察与纠风室主任来启华和北京大学招办主任刘明利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实施阳光工程,确保高校招生公平公正”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网民红尊之星]公开一切能够公开的信息,实行阳光招生是考生和家长最迫切的希望了。要想做到公平公正,首先要公开。高招工作的公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姜钢]“阳光工程”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信息公开,这也是教育部要求各地和高校做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加强管理,从严治招,确保公平公正。建立以“六公开”为主的信息公开政策,“六公开”是指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以及申诉渠道和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
在信息公开方面,今年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教育部通过“阳光高考”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设置了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以及高校是不是具备招生资格等,一共是8大信息板块,进一步完善了更加公开、透明的高校招生信息综合发布系统。除了教育部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之外,各地招生机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做了延伸,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力度,比如有的实行八公开、十公开措施,在报名考试和录取阶段向考生全面、准确、及时地发布信息。
另外,教育部还要求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加强对特殊类型招生录取考生的管理,特别是资格的公示。据我们统计,今年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的各类特殊类型的招生考生资格,人数达32600多人。与此同时,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和大学,包括中学,也分级公示了相关学生名单。从现在来看,我们还没有收到一起这方面的投诉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