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6日15时,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网民很关心未来国防科技发展趋势。网友问:未来15年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十一五”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重点任务有哪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还存在哪些差距与不足?
[孙来燕]去年四月份我们颁布了《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按照“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的战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不动摇,确定了未来十五年的科技发展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增强"、"两个满足"。也就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国防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满足军民结合高技术产行业国际竞争的需要,建成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这就是刚才所提到的目标问题。
“十一五”我们有哪些重点任务呢?概括起来有下面几个方面,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防科技重点工程,加强前沿基础、高新技术和先进工业三大技术领域研究以及国防科技实验室等科技平台的建设。当前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军民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增强创新活力。
[主持人]有网友问: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会是什么样?能给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能不能描述一下未来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蓝图?
[孙来燕]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标志,就是要依托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就是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军民互动,建成以军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力地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必须抓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这条主线,推动三大创新协调发展,原始创新是集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源泉,必须把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成创新仍是完成当前重点任务的主要途径,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研发起点、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措施,为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提供有效支撑。
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未来15年后,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规划目标和宏伟愿景,呈现以“五大跨越”为标志的发展蓝图,即: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实现跨越,军民结合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跨越,军工制造技术实现跨越,国防基础与前沿技术实现跨越,国防科技创新保障能力实现跨越。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