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3日专电(记者 万一)北京市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路斌近日介绍说,目前,北京市文艺院团已为3953个行政村演出9000余场,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村民们看过演出后,有权利根据质量来评判院团能否拿到全额补助。
中国评剧团副团长刘胜利手里有一大摞儿《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演出效果评价表》。“这表一式两份,村里留一份,我们留一份。今年已经演了229场,表上满意程度一项有229个满意。”当评价表上的评价比较低时,演出团体就只能拿到部分补贴,甚至得不到补贴。此举不仅增加了院团收入,也大大调动了农民自办文化的热情。
北京市文化局还为131个行政村文化中心(室)和183个农村乡镇广场演出采购了卡拉OK和灯光、音响、舞台设备,分批发放。特色文化活动评选及补助、特色文艺团队支持资金等也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步到位。
记者来到坐落在密云县东部山区的大城子镇,镇里大部分人的经济收入依靠种植果树。今年4月,镇文化站建成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服务点里的核心设备是1台服务器,它每天从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下载、更新视频资料。服务器与镇电教室的22台电脑相连,农民可以随时来这里看优秀剧目展演和科教资料等。
镇里还利用共享工程信息资源,举办了板栗、红肖梨、芦笋种植技术培训和动物防疫培训,191名各村选派的代表参加培训后,把知识带回村里,帮助更多人。像大城子镇这样的服务点,全北京市今年计划建成700个,将投入资金138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