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气象事业正在加速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6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3月6日下午3时,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就气候变化问题和气象工作情况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网民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气象方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秦大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所以就要做好靠天吃饭的农业气象工作。在50年以前,我们底子很薄弱,从全中国解放到抗美援朝结束我们进入和平建设时代,我们农业基本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而且我也可以告诉网友现在也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所以气象工作对于中国和中国气象局来说我认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们建立了一支宏大、有素的气象队伍,中国气象局是主体,我们有在职各类业务人员57000人左右,如果连同行业气象工作者,包括民航、军垦、农垦、森林、盐业等大概将近十万气象工作者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探测系统,我们建立了实时的信息传输,业务运行和发布系统,所以我们可以说到现在为止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气象成为了世界气象组织中没有人能够比的巨无霸,这个巨无霸的队伍很大。 

    但是我们必须看清目前的形势,我们在科技队伍的素质方面,我们在整个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乃至于气候系统科学研究这方面,在最新的模式研制等等方面还和像欧洲、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正和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相符合。 

    但是我们国家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国家GDP目前全世界排行第四,我们人均收入迅速提高,我们国家可以支配的资源也和十年、二十年前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很难满足,很难满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科学技术这方面和国际之间还有差别,正像2006年元月份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讲到的,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继续保持优势的情况。如何来发展我们的气象事业,所以中国气象局党组审时度势,在国务院领导下,我们从2003年开展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这项工作,由回良玉副总理直接领导,我们组织了气象部门内外的300多名科学家,包括七、八十名两院院士一块工作,我特别要声明,我们做这个工作是站在国家立场上,没有站在部门立场上,我们专家组70%的成员是中国气象局之外的整个地球、环境、社会、农林水乃至于国情研究的专家,他们给我们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个报告。

    这个报告完成之后,我们2004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做了汇报,2005年战略研究成果提升为《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么一个文件,叫做国务院三号文件,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纲领。为落实这个文件,我们提出了12字方针,叫“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在政府网页,一链接就可以查出来,内容很精彩。

    特别是今年一年来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改革、发展、创新有了一定的结果,我刚才看到有些网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询问,我建议他们可以通过中国政府网链接到中国气象局的网站,搜集到我们发展改革创新的内容,我想大家看了以后一定会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