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15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和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卢贵敏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介绍财政支持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及保障供应相关情况。
[网友 蛛蛛123 、星星雨飞、123小丫头]最近猪肉油料价格都在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猪生产政策,农民也看到了养猪前景大好,积极性很高,但是如果大量养猪势必会导致猪价下降,国家会有哪些措施来防范,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呢?
[曾晓安]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实际上国务院领导也很关注生猪产业的长远发展。在目前生猪供应比较紧张、猪肉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就已经要求有关部门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相关部门正在协同研究,制定预案。
我们认为,确实要两手抓。猪肉少的时候,国家要大力支持,要扶持生产。但是猪肉多的时候呢?国家也不能不管,也要扶持生产,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引导农民合理生产,同时调控好市场。生猪的生产和供应和其他农产品一样,供求会有波动,价格肯定会有涨有跌,农民受益也会有多有少。特别是多的时候的问题可能比少的时候更要关注。有两条措施很重要。
第一,抓紧完善我们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主要目的在于掌握生猪生产供应、消费各方面的动态情况,及时的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社会有序生产,避免一哄而上。所以,我们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也明确要求抓紧建立生猪监测预警体系。
第二,在调控生猪市场上,通过增加国家的储备肉规模,合理调整储备的结构和布局,来发挥国家储备“蓄水池”的作用。多的时候适当的收一些,将来少的时候再拿出来卖掉,减少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
[网友 雪城牡丹江 、冰冰心心、天下为公]近几年,生猪价格大起大落,有好多养殖户养猪赔了钱,生猪养殖没有市场价格等方面的权威的信息,对此国家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曾晓安]这三位网友说的问题确实是生猪生产现在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生产者不知道怎么安排生产,信息来源比较分散,而且没有规律,生产的信息也有,加工的信息也有,市场销售的信息也有,这些信息都是由不同的机构、不同的部门分别进行统计,没有进行整合,没有一个统一的预警体系和定期的信息发布机制。也就是说,政府对农民的生猪生产缺乏指导。应该说猪肉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实际上国家一些关于生猪市场的宏观调控决策,也面临着这个问题,信息怎么样集中起来,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更加有效的指导生产和宏观调控,都需要全方位的信息。下一步,国务院53号文件已经提出要求,要尽快整合,建立统一的、权威的、迅速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其中也包括生猪市场价格检测预警。国家有关部门将按照国务院的文件要求,抓紧开展工作,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