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15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和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卢贵敏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介绍财政支持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及保障供应相关情况。
[网友1101、1116g11]国家财政出了挺多的政策,我们养殖户挺振奋的,今年可以说是得到了实惠的。但还是有些担忧,这些政策究竟能支持到什么时候?是不是猪肉涨价了政府就管一管,价格降下来了政府就不管了?
[曾晓安]最近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非常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生猪的一系列政策是稳定的,要保持连续性,而且要加大力度。财政的十项政策也不是“三板斧”,今天搞了,明年就不搞,正好相反,我们要继续做下去。刚才已经说了,有的政策还提高了标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基本职能性”政策。主要是五项政策:基础信息监测与发布、疫病防疫补贴、疫病猪扑杀、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利用政府储备调节市场短期波动。生猪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它有周期性的特点,容易受到疫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要维护市场的运行,要履行自己的职能,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基本职能性”政策,政府都应该去做。
二是以不扭曲市场为前提,适时适度运用“加强促进性”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良种补贴、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生猪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台的,比如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良种率还不高、发展还不稳定等等。为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这些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将保持长期稳定。
不管是“基本职能性”还是“加强促进性”政策,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整个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管猪肉涨价也好,下跌也好,我们都会根据相应的情况来进行政策的设计、进行政策力度的调整,但有一点,政府肯定会管,政府肯定会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肯定会把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持续下去,同时把一些不适合具体情况的措施进行调整。国务院的53号文件就是安民告示,就是昭告天下,让广大养殖户放心,这个机制是长期的,是一个长效机制。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