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主持人]下午好,各位网友,欢迎点击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今年5月份以来猪肉、食用油等部分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支持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及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的财政政策,为了让广大网友和社会各方面更好地了解国家财政政策,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卢贵敏介绍财政支持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及保障供应相关情况。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网友lixiaoming123、jmksj、aoshibin、ytczh:猪肉价格上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07-12-24 15:00:00] |
|
|
|
|
|
|
|
|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 曾晓安]今年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确实涨得很快,幅度也非常大。我们分析主要是三个因素。第一,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一般来讲,周期是三年。去年5月进入这一轮周期的谷底。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第二,疫病影响。部分地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影响,对生猪的供应造成了一定冲击,造成了供应紧张、猪肉减少。 [2007-12-24 15:01:07] |
|
|
|
|
|
|
|
|
[曾晓安]第三,饲料成本的上升。玉米作为生猪饲养最主要的原料,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涨得比较快。去年全球粮食是减产的,粮食库存也跌到20年来的最低点。从四季度以来,国际市场的粮价持续上涨。同时由于石油涨价,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很快,也导致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上涨,并且带动了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提高,直接导致生猪饲养成本的上升。所以我们感觉,从今年5月以来,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规律性的因素,也有一次性的因素。 [2007-12-24 15:07:51] |
|
|
|
|
|
|
|
|
[网友woaid]猪肉价格老涨,跟着蔬菜也涨,能不能导致通货膨胀啊,听说国家集中出台了很多生猪生产的政策,能给说说吗?为什么集中出台呢? [2007-12-24 15:07:54] |
|
|
|
|
|
|
|
|
[曾晓安]今年5月以来,猪肉生产供应偏紧,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确实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并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来看,出台了10项支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生猪良种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完善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猪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这是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自关注和亲自指导下我们研究出台的十项政策,我们叫“十全大补”。 [2007-12-24 15:08:59] |
|
|
|
|
|
|
|
|
[曾晓安]为什么要集中出台这么多政策呢?俗话说“猪粮安天下”。长期以来生猪养殖就是我国农民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当前猪肉依然是农民以及低收入群体的主要餐桌食品。猪肉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生猪价格波动过大,不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猪肉市场的稳定供应。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农民稳定增收。同时,猪肉价格过高,有可能带动其他副食品价格上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政策主要是弥补市场的不足,解决生猪生产的特殊问题,并提供公共性服务,目的是要构建一个有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007-12-24 15:12:06] |
|
|
|
|
|
|
|
|
[网友 爱吃排骨]最近国家对能繁母猪的补贴由50块钱提高到100块一头,是基于一种什么考虑? [2007-12-24 15:12:50] |
|
|
|
|
|
|
|
|
[曾晓安]生猪的这些政策,包括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主要是保持连贯性,继续扶持生猪的持续发展。同时,为了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要适当地加大力度。下一年度,也就是从2008年7月1日到2009年6月30日这一个年度内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翻了一倍,增加到每头100元。 [2007-12-24 15:13:45] |
|
|
|
|
|
|
|
|
[网友 山里人2121]支持生猪生产政策中有些是针对部分养殖户的,有些全体养殖户都能够受益,具体那些是所有养殖户都可以享受到的?听说有些政策是有限制条件的,哪些政策有限制呢? [2007-12-24 15:14:36] |
|
|
|
|
|
|
|
|
[曾晓安]我们出台的这十项政策是一个体系,每项政策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这就必然会带来一个相应的结果,有的是普惠性的,有的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有的是直接的。这十项政策可以这样归类。第一是普惠性的政策。主要包括四项:能繁母猪的补贴、能繁母猪的保险、疫病防疫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扑杀补偿。 [2007-12-24 15:15:16] |
|
|
|
|
|
|
|
|
[曾晓安]第二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政策。主要是三项:生猪的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不直接落实到养殖户,但养殖户会间接受益的政策。有三项: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中央地方储备肉、屠宰环节的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这三项政策主要着眼于宏观市场的调控、生产的引导和食品的安全。养殖户在大的环境下,可以合理地生产,得到相应稳定的收益,同时消费者可以得到安全的食品,对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直接针对养殖户,是间接受益。 [2007-12-24 15:19:02] |
|
|
|
|
|
|
|
|
[网友1101、1116g11]国家财政出了挺多的政策,我们养殖户挺振奋的,今年可以说是得到了实惠的.但还是有些担忧,这些政策究竟能支持到什么时候?是不是猪肉涨价了政府就管一管,价格降下来了政府就不管了? [2007-12-24 15:18:53] |
|
|
|
|
|
|
|
|
[曾晓安]最近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非常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生猪的一系列政策是稳定的,要保持连续性,而且要加大力度。财政的十项政策也不是“三板斧”,今天搞了,明年就不搞,正好相反,我们要继续做下去。刚才已经说了,有的政策还提高了标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基本职能性”政策。主要是五项政策:基础信息监测与发布、疫病防疫补贴、疫病猪扑杀、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利用政府储备调节市场短期波动。生猪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它有周期性的特点,容易受到疫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要维护市场的运行,要履行自己的职能,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基本职能性”政策,政府都应该去做。 [2007-12-24 15:19:27] |
|
|
|
|
|
|
|
|
[曾晓安]二是以不扭曲市场为前提,适时适度运用“加强促进性”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良种补贴、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生猪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台的,比如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良种率还不高、发展还不稳定等等。为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这些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将保持长期稳定。 [2007-12-24 15:23:03] |
|
|
|
|
|
|
|
|
[曾晓安]不管是“基本职能性”还是“加强促进性”政策,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整个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管猪肉涨价也好,下跌也好,我们都会根据相应的情况来进行政策的设计、进行政策力度的调整,但有一点,政府肯定会管,政府肯定会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肯定会把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持续下去,同时把一些不适合具体情况的措施进行调整。国务院的53号文件就是安民告示,就是昭告天下,让广大养殖户放心,这个机制是长期的,是一个长效机制。 [2007-12-24 15:23:22] |
|
|
|
|
|
|
|
|
[主持人]网友对生猪生产的补贴资金十分关注,网友5567问:有什么办法确保农民能够真正拿到生猪生产补贴资金? [2007-12-24 15:23:56] |
|
|
|
|
|
|
|
|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 卢贵敏]促进生猪生产方面对养殖户的补贴主要有两项:一个是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二是生猪良种补贴。必须将这些补贴补到养殖户手中,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在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方面,我们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普惠制。不管是散养户也好,还是规模养殖户也好,只要饲养能繁母猪,就会得到补贴。同时广泛宣传,让广大养殖户知道这个政策。二是实行公示制。将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受益农民及补贴金额等内容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2007-12-24 15:24:19] |
|
|
|
|
|
|
|
|
[卢贵敏]三是实行直补制。县级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农户。暂时不具备实行“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地方,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四是实行举报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都设立了补贴资金的举报电话,及时处理农民的举报事项。 [2007-12-24 15:28:39] |
|
|
|
|
|
|
|
|
[卢贵敏]在生猪良种补贴方面,实行了三项制度,一是实行招标制。通过招投标确定种猪场或供精单位。二是实行公示制。三是实行结算制。采取先配种后结算的方式,根据配种结果与种猪场或供精单位结算补贴资金,如果达不到配种要求,就不给予补贴。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农民真正拿到补贴资金。 [2007-12-24 15:28:32] |
|
|
|
|
|
|
|
|
[网友 蛛蛛123 、星星雨飞、123小丫头]最近猪肉油料价格都在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猪生产政策,农民也看到了养猪前景大好,积极性很高,但是如果大量养猪势必会导致猪价下降,国家会有哪些措施来防范,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呢? [2007-12-24 15:29:27] |
|
|
|
|
|
|
|
|
[曾晓安]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实际上国务院领导也很关注生猪产业的长远发展。在目前生猪供应比较紧张、猪肉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就已经要求有关部门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相关部门正在协同研究,制定预案。 [2007-12-24 15:29:41] |
|
|
|
|
|
|
|
|
[曾晓安]我们认为,确实要两手抓。猪肉少的时候,国家要大力支持,要扶持生产。但是猪肉多的时候呢?国家也不能不管,也要扶持生产,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引导农民合理生产,同时调控好市场。生猪的生产和供应和其他农产品一样,供求会有波动,价格肯定会有涨有跌,农民受益也会有多有少。特别是多的时候的问题可能比少的时候更要关注。有两条措施很重要。 [2007-12-24 15:33:55] |
|
|
|
|
|
|
|
|
[曾晓安] 第一,抓紧完善我们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主要目的在于掌握生猪生产供应、消费各方面的动态情况,及时的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社会有序生产,避免一哄而上。所以,我们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也明确要求抓紧建立生猪监测预警体系。第二,在调控生猪市场上,通过增加国家的储备肉规模,合理调整储备的结构和布局,来发挥国家储备“蓄水池”的作用。多的时候适当的收一些,将来少的时候再拿出来卖掉,减少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 [2007-12-24 15:34:18] |
|
|
|
|
|
|
|
|
[网友yawa]猪蓝耳病危害很大,我国在预防猪蓝耳病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在预防猪蓝耳病方面,对我们养猪大户有什么补助政策? 生猪生产还有哪些疫病? [2007-12-24 15:36:30] |
|
|
|
|
|
|
|
|
[卢贵敏]动物疫病不仅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还影响食品质量。所以动物疫病必须控制住。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是通过病毒传染的一种疾病,母猪染上它,临床反应就是容易流产、死胎。仔猪染上以后容易发生呼吸异常,死亡率非常高。 [2007-12-24 15:37:02] |
|
|
|
|
|
|
|
|
[卢贵敏]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第一,扑杀。第二,全面实行强制免疫。我们国家对动物疫病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些防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农业部统计,12月份,全国仅仅发生了3起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除了高致病性蓝耳病以外,生猪还有其他一些疫病,包括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10余种。为了尽快控制和扑灭生猪疫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较重、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国家不仅免费提供疫苗,对因强制扑杀生猪给养殖者补偿,而且还承担了疫区消毒无害化处理、边境隔离带建设等所有费用。对其他局部地区发生、危害相对较小的生猪疫病,由地方财政安排经费采取免疫、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治措施。 [2007-12-24 15:40:34] |
|
|
|
|
|
|
|
|
[网友 潜水者]国家对粮食有最低收购价,对生猪会不会出台最低收储价保障农民收益? [2007-12-24 15:40:54] |
|
|
|
|
|
|
|
|
[曾晓安]这个建议很多生猪养殖者以及一些专家都提出过,到底生猪能不能够比照粮食实行最低收储价呢?我们也做过研究。基本想法是生猪和粮食情况有所不同,暂时还不宜实行最低收储价。 [2007-12-24 15:40:44] |
|
|
|
|
|
|
|
|
[曾晓安]第一,难以储存。猪肉是鲜活的食品,保质期很短。第二,储存的费用很高。收储以后,要建库,要维持低温运行,成本很高。第三,现在生猪市场已经放开了,经营的主体多元化,如果要实行最低收储价,敞开收购,操作上很困难。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实行生猪最低收储价一定要慎重。 [2007-12-24 15:45:05] |
|
|
|
|
|
|
|
|
[网友 sr山水之间]如何做到“据实掌握生猪生产的有关数据”,能否保证将资金真正用到养猪户手中?是否会变成一项变相的福利政策,真正养猪户没有受益,而勤跑资金的县又占到其他人的资金,造成分配不公? [2007-12-24 15:46:30] |
|
|
|
|
|
|
|
|
[曾晓安]今年国家出台的十项政策,总共要花152亿。这些资金如何能够安全规范有效地用到生猪的生产上,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2007-12-24 15:46:48] |
|
|
|
|
|
|
|
|
[曾晓安]为了保证这些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我们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是每个专项资金我们都制定了专项办法,十项资金都有制度,对扶持的对象、扶持的范围、扶持的重点都做了明确规定。二是对这些资金的分配采取公开、公平的方式,比如说采取公示制度。能繁母猪的补贴就是由乡政府或者委托财政所、畜牧站等部门将补贴情况在受益农民所在的村进行公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也要求张榜公布公示。 [2007-12-24 15:52:26] |
|
|
|
|
|
|
|
|
[曾晓安]同时,为了保证我们的制度、分配的资金能够按照要求落实到位,我们还采取了第三项措施,就是加强宣传,让养殖户充分了解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第四,加强监督检查。资金都有关于监督检查的规定,也有对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如果发现有的地方出现不按规定使用资金,也就是像网友所说的这种情况,我们会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07-12-24 15:52:20] |
|
|
|
|
|
|
|
|
[网友 雪城牡丹江 、冰冰心心、天下为公]近几年,生猪价格大起大落,有好多养殖户养猪赔了钱,生猪养殖没有市场价格等方面的权威的信息,对此国家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2007-12-24 15:52:41] |
|
|
|
|
|
|
|
|
[曾晓安]这三位网友说的问题确实是生猪生产现在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生产者不知道怎么安排生产,信息来源比较分散,而且没有规律,生产的信息也有,加工的信息也有,市场销售的信息也有,这些信息都是由不同的机构、不同的部门分别进行统计,没有进行整合,没有一个统一的预警体系和定期的信息发布机制。也就是说,政府对农民的生猪生产缺乏指导。应该说猪肉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实际上国家一些关于生猪市场的宏观调控决策,也面临着这个问题,信息怎么样集中起来,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更加有效的指导生产和宏观调控,都需要全方位的信息。下一步,国务院53号文件已经提出要求,要尽快整合,建立统一的、权威的、迅速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其中也包括生猪市场价格检测预警。国家有关部门将按照国务院的文件要求,抓紧开展工作,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 [2007-12-24 15:53:38] |
|
|
|
|
|
|
|
|
[网友 87273990]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下达到地方后,财政部如何能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支持生猪生产? [2007-12-24 15:56:44] |
|
|
|
|
|
|
|
|
[曾晓安]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是整个生猪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出大县发展生猪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资金也是国务院领导亲自关注作出决策的。为了落实好这项资金,财政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一是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按照因素法,将奖励资金分配到253个县(农场)。 [2007-12-24 15:57:43] |
|
|
|
|
|
|
|
|
[曾晓安]二是为了落实好这项资金,我们专门召开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工作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各地接到中央的奖励资金以后,要尽快按办法的规定落实到相应的扶持对象上,并且明确落实的好坏与下一年度奖励资金的分配挂钩。根据会议上代表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还专门印发了指导意见,明确细化了奖励资金的重点领域,明确要求各地要采取张榜公布、网上公示的方式分配奖励资金,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明确建立奖励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构建奖励资金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就是要保证预算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防止奖励资金被截留、挪用。 [2007-12-24 16:02:11] |
|
|
|
|
|
|
|
|
[曾晓安]三是明年初组织开展奖励资金专项检查。检查各地拨付和下达奖励资金是否及时、奖励资金使用方向是否符合国家规定以及奖励资金使用效果如何,敦促各地将奖励政策落到实处。 [2007-12-24 16:02:30] |
|
|
|
|
|
|
|
|
[网友 天下为公好 、87273990]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油料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请问:现在油料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2007-12-24 16:02:19] |
|
|
|
|
|
|
|
|
[曾晓安]前一段时间国内油料价格上升,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价格上涨的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分析油料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条。一是近年来油料生产的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全国油料种植面积下滑,产量徘徊不前。所以造成国内食用植物油缺口扩大。二是我国油脂油料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较高,前一段时间,国际油脂油料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很大,拉动了国内油料价格的上涨。 [2007-12-24 16:02:40] |
|
|
|
|
|
|
|
|
[网友 889956]据了解,今年我国油料减产较多,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国家有哪些扶持措施支持油料作物生产? [2007-12-24 16:03:38] |
|
|
|
|
|
|
|
|
[卢贵敏]这几年我国油料生产萎缩。2006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了1000多万亩,2007年比2006年又减少了1000多万亩,产量下降,再加上国内的需求增长,油料自给率低,只有40%多,所以要依赖进口。 [2007-12-24 16:04:37] |
|
|
|
|
|
|
|
|
[卢贵敏]油料种植面积减少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也做了具体分析,一是油料种植直接效益低。以2004年为例,种一亩油菜的毛利就是100多块钱,再加上人工成本就赚不到什么钱了。二是比较效益低。比如在长江流域,从2005年以后,种小麦的收益远远超过油菜。三是机械化水平低。从油菜的种、收各个环节都是依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太大,费工费时。四是抗灾能力比较弱,一遇到灾害,减产比较多。 [2007-12-24 16:11:27] |
|
|
|
|
|
|
|
|
[卢贵敏]对于鼓励扶持油料生产的措施,国务院在出台政策时有一个最基本的想法,那就是要立足于国内的生产,尽可能提高油料的自给率。区别来说,东北大豆的生产主要是扩大面积,改良良种,提高单产。长江流域就是充分利用冬闲田,扩大油菜的种植面积。具体政策主要是:第一,扩大大豆良种补贴规模。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补贴面积由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二是设立油菜良种补贴。从2007年起,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实施油菜良种补贴,中央财政对农民种植油菜给予每亩10元补贴。三是建立对油料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将综合考虑粮油生产情况,统筹研究对油料生产大县与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四是开展油料生产保险试点。国家逐步将油料生产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五是加大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对油料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六是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启动油料重点产区全程机械化工作试点。 [2007-12-24 16:11:22] |
|
|
|
|
|
|
|
|
[网友 1116g11]对于老百姓关心的平抑油料价格问题,稳定市场供应国家能采取那些有效合理的措施呢,怎么样能建立一个长期的保证市场油料价格的机制呢? [2007-12-24 16:11:54] |
|
|
|
|
|
|
|
|
[曾晓安]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 必需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稳定价格、保障供应的措施。平抑油料价格,稳定市场供应,根据国务院部署,财政部积极参与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控工作,比如根据国际油料市场情况,我国择机进口了部分食用油和大豆,充实国家储备,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同时,针对前一段时间国内市场油料价格波动情况,政府及时抛售了部分储备食用油,平抑市场油价,保障市场供应。目前市场油价基本稳定,取得了较好的调控效果。 [2007-12-24 16:12:54] |
|
|
|
|
|
|
|
|
[曾晓安]保证油料供应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首先抓好油料生产,油料生产上去了,食用油的市场就可以稳定,百姓的消费也可以满足,农民的收入也能增加,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作出决策,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扩大油料种植面积,进一步促进油料生产,建立长效机制,比如扩大大豆良种补贴规模,实施油菜良种补贴,建立对油料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加快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开展油料作物保险试点,促进油料作物产业化经营,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健全大豆和食用油储备制度,完善市场调控等等。这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这些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将会大大促进国内油料生产,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供应紧张的问题,稳定油料市场,从而稳定油料价格。 [2007-12-24 16:15:19] |
|
|
|
|
|
|
|
|
[网友 只有工资不涨]我们这儿一些养奶牛的农民把奶牛都卖了,母牛也都舍得杀掉了,养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07-12-24 16:15:42] |
|
|
|
|
|
|
|
|
[卢贵敏]今年我国的奶业出了一些问题,年初开始就出现倒奶杀牛的现象,淘汰步伐加快,把奶牛当肉牛卖,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宰杀新生犊母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受奶业自身生产方式影响,如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落后,我国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76.7%的奶牛饲养规模不足20头,进入小区饲养的奶牛只占全国奶牛存栏的21.4%,奶牛平均每年单产为3.9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40%。二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乳制品加工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竞争无序,全国乳制品加工企业1600多家,加工能力5500万吨,大大超过奶类产量,企业开工率只有60%左右,而且恶性竞争激烈,纷纷压低乳制品价格,并将成本转移给奶牛养殖者。另外,也与原料奶收购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奶业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发育滞后,奶农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因素有关。 [2007-12-24 16:16:09] |
|
|
|
|
|
|
|
|
[网民 11]国家对饲养奶牛有哪些扶持政策?到目前为止,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 [2007-12-24 16:19:38] |
|
|
|
|
|
|
|
|
[卢贵敏]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六项财税扶持政策措施。一是继续执行奶牛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良种补贴范围。二是建立后备母牛补贴制度,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给予一次性补贴。三是将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而强制扑杀的奶牛纳入畜禽疫病扑杀补贴范围。四是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五是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政府对参保奶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六是加强对奶牛养殖户的信贷支持。 [2007-12-24 16:20:28] |
|
|
|
|
|
|
|
|
[卢贵敏]目前,前三项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从几个月的执行情况看,效果已经显现,原料奶的价格开始上升,养殖户的效益开始提高,成年牛的价格也开始上涨,宰杀犊母牛的现象基本消除,奶农的信心上升。明年我们还将进一步落实好有关政策,加大对奶业生产的扶持力度。 [2007-12-24 16:24:49] |
|
|
|
|
|
|
|
|
[主持人]国家对饲养奶牛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网友 鼠标and 键盘、nongmindahua请问:奶牛良种补贴资金和后备母牛饲养补贴资金是如何发放的?农民怎样才能得到实惠? [2007-12-24 16:25:53] |
|
|
|
|
|
|
|
|
[卢贵敏]网民都特别关心政策能否落实到养殖户手中。为让养殖户真正得到实惠,我们建立健全了补贴机制,对奶牛良种补贴,第一,建立奶牛配种产犊和产奶的信息档案和台账。母牛和新生犊牛都必须统一佩戴耳标;第二,让农户保留使用过的冷冻精液细管作为配种和发放补贴的依据;第三,对补贴情况进行公示,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2007-12-24 16:26:27] |
|
|
|
|
|
|
|
|
[卢贵敏]对后备母牛饲养补贴,就是对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后出生的后备母牛进行一次性补贴。首先由畜牧部门根据奶牛良种补贴建立的档案和耳标信息,核实后备奶牛的数量,再由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或者“一折通”将资金直接发放到养殖户手中。还有实行公示制度,让农牧民和全社会进行监督。后备母牛饲养补贴基础是比较好的,因为有比较完整的档案系统,通过“一卡通”或者“一折通”直接发放补贴资金,减少了中间环节,并实行公示制度,应该说可以让农牧民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和好处。 [2007-12-24 16:36:53] |
|
|
|
|
|
|
|
|
[主持人]今天访谈到此结束,谢谢两位司长。 [2007-12-24 16:37:1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