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互动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供大于求状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22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1月22日15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小良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提高保障能力,稳定市场供应”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网友 左思右想]前段时间,商务部发布了2007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此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未来商品价格总体走势如何?

    [朱小良]把握好消费品市场的运行动态和变化趋势,是做好消费品市场管理调控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商务部成立以来,我们会商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食品、饮料、服装、电器等21个类别中确定了600个主要消费品,对它们的“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每半年一次组织开展预测性专项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市场运行分析人员,流通企业统计分析人员和包括流通企业负责采购销售的人员,因为他们对市场脉搏把握得比较好,还包括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从事市场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等等。我们调查的样本数量是根据各地区消费品零售额规模大小确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所抽取的调查对象就会多一些,我们一共分为四个档次来确定调查的数量。

    为保证调查工作质量,我们印制了调查项目说明,对供求状况、价格趋势两项指标的判断标准进行了界定。比如对供求状况的判断,就要综合考虑产能、产量、进出口、可替代性、商品需求弹性、生产周期等等因素,在“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和“供求平衡”三个选项之中作出选项回答。我们还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样本单位填报人员的指导。要求商务主管部门填报人员要深入本地区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对主要消费品的市场发展前景做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形成后,我们还要组织专家小组对调查结果做最终的审核认证,再择要向社会发布,反馈给调查对象供他们参考。

    目前,我部正组织力量对2008年上半年600种消费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及价格走势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从初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商品依然处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的状态,只有极少部分商品供求偏紧。大家反映人工、土地、财务、环境保护和原材料成本对2008年上半年的价格水平仍将构成一种上行的压力,随着我们国家开放度的加大,内外两个市场在价格上的联动效应还会增强,但价格总水平升势将逐步趋缓。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