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2日15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小良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提高保障能力,稳定市场供应”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朱小良]为巩固和扩大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防止私屠滥宰、注水肉等违法违规行为反弹抬头,积极做好“春节”市场和“两会”期间的猪肉供应和保障工作,商务部决定在今年3月底之前,在全国组织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这项通知今天已经下发了,同时,商务部也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监管机制归纳起来可以从几方面来进行加强:
一是完善法规体系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商务部将在做好宣传贯彻工作的同时,尽快出台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认定、证章管理、无害化处理等配套的部门管理规章和技术标准。同时将积极调协有关部门,推动出台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统一的司法解释,加大对私屠滥宰、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二是减轻屠宰环节税费负担。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商务部正在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进行积极沟通,研究清理规范屠宰环节税费政策,以防止饲养户为节约成本而选择私宰,影响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的执行;同时防止税费负担由屠宰环节转嫁给养殖环节,增加生猪养猪户的负担。
三是对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实行财政补贴。为保证屠宰加工环节的病害猪得到妥善处理,防止其流入市场和消费环节,国家建立了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制度,国家财政对无害化处理给予资金补助。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把这一好政策落实好。
四是扶持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长远看,我认为解决肉品安全的根本途径是在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实行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冷链化运输、现代化配送。去年专项整治过程中,各个地区累计投入5个多亿资金扶持屠宰行业,升级改造屠宰企业3279家,扶持重点肉品流通企业668家。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的升级改造、区域性冷链运输网络建设予以支持。
五是建立屠宰行业信息统计制度。商务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制定了《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报表制度》,这一制度已经国家统计局审查批准,我们将依托“商务部生猪等畜禽屠宰信息系统”网络监测平台,收集汇总生猪等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和肉品流通环节的相关信息。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上五方面加强生猪屠宰长效保障机制的建设,以保障大家的食肉安全。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